[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0830.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王瑞;谈源;徐华;耿强华;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3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导流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包括位于板体迎风面上的若干凹陷区域,且凹陷区域在板体背风面对应形成凸起。本发明中,通过凹陷区域设置,可通过对气流的吸收、分散和反射等对板体所受到的气体阻力进行部分抵消,同时还可通过此种凹陷在板体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局部结构加强点,从而提升板体的整体强度,出于工艺考虑,凹陷区域在背风面对应形成凸起,从而可通过织物层的整体形变而获得凸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轨道交通设备中均采用金属结构的导流板,通过导流板的设置,可起到气体的导流作用,改变车身因气流而受到的升力等。
在上述金属导流板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可满足所需的使用要求,但是其重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轨道交通轻量化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已经通过复合材料替代金属结构进行导流板的生产,通过平面铺层的成型形成平板结构,然而试验证明,上述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阻力较大,使得车体获得较大的升力。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通过对平板结构进行改进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一种用于导流板的板体结构,包括位于板体迎风面上的若干凹陷区域,且所述凹陷区域在板体背风面对应形成凸起。
进一步地,板体的边缘处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流板进行安装的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板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的厚度自与所述板体的连接处逐渐增大至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具有与所述板体一体的整体铺层区,以及与所述整体铺层区连接的用于增加厚度的增强铺层区。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包括第一铺层区和第二铺层区,所述第一铺层区和第二铺层区对应设置有贯通孔位,二者之间设置有夹层区,所述夹层区)部分夹设在所述第一铺层区和第二铺层区之间,另一部分自所述贯通孔位突出于所述板体表面形成所述凹陷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区域的内轮廓为部分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敞口,所述敞口边缘设置有用于对检查门进行安装的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敞口边缘相对于所述板体表面向下凹陷,所述孔位设置在因所述凹陷而形成的环状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的深度小于所述检查门的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凹陷区域设置,可通过对气流的吸收、分散和反射等对板体所受到的气体阻力进行部分抵消,同时还可通过此种凹陷在板体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局部结构加强点,从而提升板体的整体强度,出于工艺考虑,凹陷区域在背风面对应形成凸起,从而可通过织物层的整体形变而获得凸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导流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运动用卫生巾的表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