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受力保护监控报警粘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1016.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凌;孙建萍;王柄璋;梁元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马丽平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力保 监控 报警 粘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椎受力报警保护可携带装置,本装置可粘贴于颈椎最大受力点,防止因不良姿势持续时间长而导致肩部疼痛,肌肉持续紧张,压迫颈椎神经,通过感应受力部位的颈椎活动角度,在人体颈椎活动处于不良姿势一定时间后,发出警报或刺激两种警示状态,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长期伏案工作、需要做出固定姿势的群体(白领、学生、教师等),亦可应用于儿童矫正颈椎,本发明配合自主研发的APP,可在智能手机上关联,24h监控警示颈椎姿态,保留不良姿势次数,连续动态观察并统计,安全、方便、简洁,贴片式的设计,在不影响个人形象美观同时又可起到及时提示用户矫正颈椎姿势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颈椎受力保护监控报警粘贴装置,应用于保护颈椎的周边产品技术,属于颈椎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的部件,由于颈椎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又属于负重较大的节段,经常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7颈椎受力最大。目前,颈椎病(由颈椎疼痛引发的疾病)已成为目前中国慢性病中的高发疾病,困扰着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已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但比起事后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
低头角度与颈椎承受压力有很强的相关性。身体直立时,成年人的头部一般为5公斤左右重;看电脑或电视时,低头角度约为15度,颈椎间盘压力增加到12公斤;伏案工作时,低头角度约30度,颈椎间盘承受18公斤压力;看手机时,低头角度约60度,颈椎间盘承受压力达27公斤,相当于扛着一袋大米的重量。因此,只有通过力度、角度的双重作用,才能对症治疗,当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度恢复后,相应的症状自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目前一般通过中医贴敷外治颈椎,作为颈椎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但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硬性材质导致人体长时间佩戴引发皮肤敏感不适,外部链接装置可携带性弱且不适用于特殊场合的报警,电池可续航性差不能满足日常工作和生活需求,依赖外部药物治疗且可重复性使用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颈椎受力保护监控报警粘贴装置,采用贴合人体皮肤舒适的材质,携带方便易摘取,报警及时可联网,电池续航超过十二小时,需配套性使用联网应用且应用载体方便易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颈椎受力保护监控报警粘贴装置,包括静态姿态传感器、陀螺仪、芯片、电源、报警器或振动器和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呈蝴蝶状,所述粘贴层的下侧用于敷贴到人体颈椎上,所述粘贴层的上侧设置有盒体,且所述盒体位于粘贴层的两只蝴蝶翅膀之间,所述盒体内设置有静态姿态传感器、陀螺仪、芯片、电源和报警器或振动器,且所述静态姿态传感器、陀螺仪、电源、报警器或振动器均与芯片电连接;
所述静态姿态传感器用于采集人体处于运动或静止状态;
所述陀螺仪用于检测颈椎的弯曲角度;
所述报警器或振动器用于发出报警声或振动;
所述芯片用于采集静态姿态传感器和陀螺仪的信号,并控制报警器或振动器振动;
所述电源用于给芯片供电。
所述芯片能根据静态姿态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控制陀螺仪的电力供应,具体为:运动状态下,将陀螺仪切换到休眠模式,节省电源;静止状态下,将陀螺仪切换到工作模式。
所述盒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芯片和电源之间的电路连接。
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所述盒体内设置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芯片电连接,所述蓝牙模块用于与手机终端连接,便于利用手机APP进行管理。
所述粘贴层为水凝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山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