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及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1343.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张瑞云;程健;卢成壮;许世森;王保民;杨冠军;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H01M8/0429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气 原料 熔融 碳酸盐 燃料电池 试验 模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气体混合器(1)、阴极气体混合器(2)、阳极气体加热器(3)、阳极气体重整器(4)、阳极反应器(5)、阴极气体加热器(6)、阴极反应器(7)以及分离器(8),所述的阳极气体混合器(1)与阳极气体加热器(3)连通,所述的阳极气体加热器(3)与阳极气体重整器(4)连通,所述的阳极气体重整器(4)与阳极反应器(5)连通,所述的阴极气体混合器(2)与阴极气体加热器(6)连通,所述的阴极气体加热器(6)与阴极反应器(7)连通,所述的阳极反应器(5)和阴极反应器(7)与分离器(8)连接;
阳极气体混合器(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氢气输入管道、一氧化碳输入管道和水蒸气输入管道;
阴极气体混合器(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空气输入管道和二氧化碳输入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按照如下操作进行试验操作:
阴极运行操作:向阴极气体混合器(2)中注入空气和二氧化碳,充分混合,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送入阴极气体加热器(6)内进行预加热并进行保温,预热后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送入阴极反应器(7)内进行阴极反应生成熔融碳酸根离子,熔融碳酸根离子通过分离器(8)分离出阴极废气并排出,熔融碳酸根离子送入阳极反应器(5);
阳极运行操作:向所述的阳极气体混合器(1)内注入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充分混合,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送入阳极气体加热器(3)内进行预加热并进行保温,预热完成后的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送入阳极气体重整器(4)内进行重整操作,从而完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重整反应,重整之后的气体送入阳极反应器(5)与阴极反应器(7)产生的熔融碳酸根离子反应并将产生的阳极废气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8: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阳极气体加热器(3)内的加热温度在400-6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5: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与二氧化碳在阴极气体加热器(6)内的加热温度在400-65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废气包括阳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以及未完全反应的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废气包括未完全反应的空气和二氧化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气体混合器(1)内的混合温度为400-650℃;所述的阴极气体混合器(2)内的混合温度为400-650℃。
10.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搭建权利要求1所述以合成气为原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试验模型按照如下操作进行试验操作:
阴极运行操作:向阴极气体混合器(2)中注入空气和二氧化碳,充分混合,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送入阴极气体加热器(6)内进行预加热并进行保温,预热后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送入阴极反应器(7)内进行阴极反应生成熔融碳酸根离子,熔融碳酸根离子通过分离器(8)分离出阴极废气并排出,熔融碳酸根离子送入阳极反应器(5);
阳极运行操作:向所述的阳极气体混合器(1)内注入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充分混合,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送入阳极气体加热器(3)内进行预加热并进行保温,预热完成后的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送入阳极气体重整器(4)内进行重整操作,从而完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重整反应,重整之后的气体送入阳极反应器(5)与阴极反应器(7)产生的熔融碳酸根离子反应并将产生的阳极废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3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