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1361.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伟;章细眼;赵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3D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变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用于对通信输入信号进行变频和移频处理,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包括:
配置第一组参数,所述第一组参数包括通信输入信号的中心频率和下变频本振频率;通信输入信号包括至少一组子带通信信号;
根据第一组参数判断本振类型,本振类型包括低本振和高本振;
合成具有所述下变频本振频率的下变频本振信号;
将所述下变频本振信号与通信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得到下变频信号,下变频信号中包括至少一组子带中频信号;
配置第二组参数,所述第二组参数包括每组子带通信信号的最小频率与最大频率,以及通信输入信号的最小频率与最大频率;
根据本振类型、第一组参数以及第二组参数确定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
生成具有移频频率的移频信号;
将移频信号与子带中频信号进行混频,搬移子带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点到零频,以实现自适应移频。
2.如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第一组参数判断本振类型,本振类型包括低本振和高本振具体为:
根据第一组参数计算第一中频频率,当第一中频频率大于零时,判断本振类型为低本振,当第一中频频率小于零时,判断本振类型为高本振;
第一中频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Fc=Fs-Fh;
其中,Fc为第一中频频率,Fs为通信输入信号的中心频率,Fh为下变频本振频率。
3.如权利要求2的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本振类型、第一组参数以及第二组参数确定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具体为:
低本振时,根据第一组参数和第二组参数采用第一公式计算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
第一公式为:
其中,Fsub_min为子带通信信号的最小频率,Fsub_max为子带通信信号的最大频率,Fc为第一中频频率,Fsub_sh为低本振时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
高本振时,根据第一组参数和第二组参数采用第二公式计算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
第二公式为:
其中,Fsub_min为子带通信信号的最小频率,Fsub_max为子带通信信号的最大频率,Fmin为通信输入信号最小频率,Fmax为通信输入信号最大频,Fsub_osc_sh为高本振时子带中频信号的移频频率。
4.如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生成具有移频频率的移频信号具体为:
根据移频频率确定第一频率合成组件的频率控制字;
采用第一频率合成组件根据频率控制字合成并输出具有移频频率的移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4的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根据移频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合成组件的频率控制字具体为:
根据移频频率采用第三公式计算第二频率合成组件的频率控制字;
第三公式为:
其中,Fsh为移频频率,C、Fdds以及N均为第二频率合成组件的参数,其中,Fdds为参考时钟信号的频率,N为相位累加器的位宽,C为频率控制字。
6.如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变频移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将变频本振信号与通信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以得到下变频信号具体为:
将下变频本振信号与通信输入信号进行混频后得到第一中频信号;
对第一中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采样、数字混频正交采样以及半带滤波处理,以得到下变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3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