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锌锰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1367.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劲梵;曹然超;王素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6/06 | 分类号: | H01M6/06;H01M2/02;H01M6/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张聪聪 |
地址: | 233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锌锰电池,包括锌筒、碳棒、铜帽、氯化铵、隔离膜、二氧化锰、绝缘层、隔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加强机构组成,本发明通过隔热机构,可减缓外界热量侵入至温锌锰电池内部,保护了温锌锰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散热机构又能对锌筒表面起到散热的功能,进而能够提高温锌锰电池耐高温性能,并且加强机构又能提高锌锰电池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锌锰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化学电源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三种。顾名思义,一次电池就是使用一次后就被废弃的电池。例如锌锰干电池、锌银钮扣式电池等。碱性锌锰干电池(简称为碱锰电池)在结构上采用与普通锌锰电池相反的电极结构,增大了正负极间的相对面积,采用高导电性的碱性电解液,正负极采用高能电极材料,所以,碱锰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时间是同等型号普通电池的3~7倍,低温性能两者差距更大,碱锰电池更耐低温,而且更适合于大电流放电和要求工作电压比较稳定的用电场合。
但是,现有的用于锌锰电池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锌锰电池使用时,自身的耐高温性能不足,从而使得在高温环境中容易降低锌锰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而加大了经济开支,不利于企业资源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锌锰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锌锰电池使用时,自身的耐高温性能不足,从而使得在高温环境中容易降低锌锰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而加大了经济开支,不利于企业的资源的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锌锰电池,包括锌筒、碳棒、铜帽、氯化铵、隔离膜、二氧化锰、绝缘层、隔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加强机构组成。
优选的,所述碳棒设置于锌筒内腔,所述碳棒顶端安装有铜帽,所述氯化铵设置于碳棒四周,所述二氧化锰设置于氯化铵外侧,且氯化铵通过隔离膜与二氧化锰分隔,所述隔热机构设置于锌筒内壁表面,所述绝缘层设置于隔热机构与二氧化锰之间,所述锌筒外壁表面铆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两侧均设有加强机构,由于碳棒设置于锌筒内腔,既能起到保护碳棒的功能,又能使得锌筒与碳棒作为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在碳棒顶端安装有铜帽,从而能够便于电流的流通,通过氯化铵和二氧化锰,可作为锌锰电池的电解液,进而能够使得碳棒与锌筒配合,进而形成稳定电流,并且隔离膜和绝缘层又能起到阻隔和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碳棒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凹榫,所述铜帽一体成型有凸榫,所述凸榫外径与凹榫内径大小相同,且构成嵌入式结构,从而能够使得凹榫和凸榫相互配合,进而能够起到固定铜帽的功能,以便于能够防止铜帽从碳棒上脱落,提高了铜帽的使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隔热机构由第一铝箔膜层、玻璃纤维层和第二铝箔膜层组成,所述第一铝箔膜层顶部表面粘接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顶部表面粘接有第二铝箔膜层,通过第一铝箔膜层、玻璃纤维层和第二铝箔膜层,可起到多层隔热的目的,进而能够减缓外界热量侵入至温锌锰电池内部,保护了温锌锰电池的使用安全,由于玻璃纤维层设置于第一铝箔膜层和第二铝箔膜层之间,既能起到隔热功能,又能保护玻璃纤维层,防止电解液腐蚀隔热机构中的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熹标王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