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1774.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车磊;陈锦荣;李响;卢颖;姚若昊;曹志辉;刘洋;武天龙;何引生;肖伯德;张焕;曾斌;彭飞进;郭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度 自动化 信息 关联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包括:S1:确定待关联校验的信息点的类型,S2:自定义遥信点关联校验规则,预设信号动作逻辑;然后发出一组遥信信号;判断所有信号动作次序是否与预设的信号动作逻辑匹配,若匹配,则判断校验成功,若不匹配,则重新进行校验;S3:自定义遥测点关联校验规则,预设遥测值的变化逻辑,然后按真实情况模拟遥测值变化,判断所有遥测值的变化逻辑是否与预设的变化逻辑相匹配,若匹配,则校验成功,若不匹配,则重新进行校验。本发明通过信号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验证信号动作的合理性及正确性,降低了调试难度,提升调试的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远动信息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在变电站设备投运前需要主站与厂站端进行对点工作,即将信息点表中的每一个点都进行传动试验,主站与厂站端通过电话逐点核对传送的信息点是否正确。
传统的核对方法是厂站端按信息点表约定对遥信、遥测及遥控逐点模拟,主站端核对接收到信号的正确性。该方法虽然能够保证信号传输的正确性,但对信号动作逻辑的判断有所缺失,无法验证信号动作的合理性,同时调试效率偏低,对调试人员的技能素质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调试效率偏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调度自动化信息点关联校验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关联校验的信息点的类型,若为遥信点关联校验,则执行S2;若为遥测点关联校验,则执行S3;
S2:首先自定义遥信点关联校验规则,预设信号动作逻辑;然后发出一组遥信信号;判断所有信号动作次序是否与预设的信号动作逻辑匹配,若匹配,则判断校验成功,若不匹配,则重新进行校验;
S3:首先自定义遥测点关联校验规则,预设遥测值的变化逻辑,然后按真实情况模拟遥测值变化,判断所有遥测值的变化逻辑是否与预设的变化逻辑相匹配,若匹配,则校验成功,若不匹配,则重新进行校验。
优选地,S2具体为:
S2.1:主站调试人员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自定义遥信点关联校验规则;
S2.2:主站调试人员在调度端生成调试工单,在工单中增加若干条遥信关联调试记录;
S2.3:并将信号的动作逻辑设定到调试记录中;
S2.4:启动关联调试,按真实情况模拟故障;
S2.5:自动化终端按实际故障发生时的情况产生远动信号,并将信号上送至监控后台及调度端;
S2.6:调度端自动调试软件收到信号后与预定的动作逻辑匹配,若匹配,则判断校验成功,若不匹配,则返回S2.1。
优选地,S2还包括S2.7:校验成功后记录调试信息。
优选地,遥信点关联校验规则定义方法如下:
(1)通过区分描述关键字或属性域的方式定义信号属性;
(2)判定规则以同间隔遥信点为准,并且所有遥信点包含在调试记录内;
(3)校验规则以时序方式定义,同间隔内的遥信以事先设定好的时序发生,时序以SOE时间为准,匹配成功后整组遥信调试通过;
(4)判定信号SOE时序的同时还要判断组内每个信号的SOE与COS都有发信;有延时的信号判断COS告警时要考虑到延时(信号发生时间没有达到延时的信号不产生COS);
(5)每种类型的间隔有一条或多条遥信关联校验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导航终端模块
- 下一篇: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及绝缘支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