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道路客运客流量智能监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2032.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奇;李斌;汪林;刘冬梅;王晶;谷丽莎;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7C9/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郭河志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路 客运 客流量 智能 监测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客运客流量智能监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检测车辆上的乘客上/下车;基于乘客的上/下车人数判断是否超载;在车站内,若乘客人数超载,则车辆自动锁死;在行驶途中,若有乘客上/下车,则记录违规车辆信息和位置,且若乘客人数超载,则车辆自动锁死。本发明可实现对车辆在车站以及行驶途中的监控,对超载车辆进行锁死,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同时,将违规的车辆登记入库,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车主的安全驾驶训练,避免因超载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客运客流量智能监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素质和法律意识有了整体提高,长途客车超载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当遇到节假日、尤其是春运期间,由于公路客运承担了约80%的旅客出行量,导致很多旅客一票难求。一方面,旅客为了顺利出行不得不选择乘坐超载车辆;另一方面,客车车主为了赚取利润,也选择超载行驶以及客车拉货现象。由于超载造成的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目前相关法律和条例规定严禁长途客车的旅客中途上/下车,且客车出站时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查,一般客车出站时不会超载。但是很多车主置法律条例不顾,允许旅客中途上/下车,以及中途私自拉货,进而导致客车超载。
当前,针对客车超载现象一般是通过交警等监管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此类方法效率不高,且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行为的发生。因此,一旦在中途有旅客上车造成超载,监控中心很难及时的获取相关信息。同时,目前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智能化的方法对长途客车超载的情况进行精准高效、快速及时的检测和识别。
发明内容
随着北斗高精度定位、无线通信、语音识别处理、大数据应用及先进的重量和计数传感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上述成熟的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应用到长途客车超载的检测和识别中,不失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针对当前长途客车由于中途旅客上车造成超载的现象,无法及时、准确的识别并传输至监控中心,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客运客流量智能监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客运客流量智能监测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车辆上的乘客上/下车;
基于乘客的上/下车人数判断是否超载;
在车站内,若乘客人数超载,则车辆自动锁死;
在行驶途中,若有乘客上/下车,则记录违规车辆信息和位置,且若乘客人数超载,则车辆自动锁死,无法正常启动和行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检测车辆上有无物品装车;
在行驶途中,若有物品装车,则记录违规车辆信息和位置,说明客车违规拉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车辆上的乘客上/下车和有无物品装车,包括:
检测车载重量和车门计数是否变化;
若车载重量增加且车门计数变化,则判断乘客上车;
若车辆重量未增加且车门计数变化,则判断乘客下车;
若车辆重量增加且车门计数未变化,则判断有物品装车;
若车辆重量未增加且车门计数未变化,则判断无乘客上/下车且无物品装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当车辆自动锁死后,乘客下车,直至人数不大于车载人数阈值,则车辆自动解除锁死,可正常启动、行驶;
远端的监控中心与车辆实时通信并进行数据交互,记录违规车辆信息和位置,并加入黑名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