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筑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2484.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燕;韩慧敏;董建第;师文玉;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嵌段 dna 电化学 适配体 传感器 构筑 应用 | ||
1.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含Poly-C的双嵌段DNA-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将含有15个重复的胞嘧啶序列和卡那霉素适配体序列的双嵌段DNA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加入到pH=7.5的缓冲溶液中,于室温下反应10~12h,离心,洗涤,得到含Poly-C的双嵌段DNA-氧化石墨烯复合物;
(2)多壁碳纳米管在玻碳电极上的修饰:将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采用滴涂法将其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自然晾干;
(3)含Poly-C双嵌段DNA-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固定:将步骤(1)制备的含Poly-C的双嵌段DNA-氧化石墨烯复合物滴涂在步骤(2)制备的修饰玻碳电极表面,于0~4℃条件下密封进行干燥;
(4)牛血清白蛋白的修饰:将质量百分数为1~2%的牛血清白蛋白滴加到步骤(3)制备的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在室温下孵育1~2h,即得双嵌段DNA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与含Poly-C的双嵌段DNA序列的质量比为1:0.1~1: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缓冲溶液组分为:120~150 mM NaCl,0.8~1 mM MgCl2,20~25 mM HEPE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数为0.5~1%;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壳聚糖溶液中的浓度为1~2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壁碳纳米管的酸化: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于55~60℃加热搅拌6~8h,过滤,洗涤,干燥,即得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浓硝酸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1~1: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基于 双嵌段DNA的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电化学工作站电压为-0.1~0.4V的条件下,在含有5.0 mM [Fe(CN)6]3-/4-和0.1M KCl的浓度为0.2 M,pH =7.4的磷酸缓冲液中,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检测:电流在卡那霉素浓度为0.05 pM ~100 nM范围内与卡那霉素浓度的对数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双嵌段DNA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卡那霉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电流与卡那霉素浓度的对数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I = -130.466+3.089 lgC(R2=0.997)
I——电流,单位:μA
C——卡那霉素浓度,单位: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4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