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眩晕症问诊文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问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2648.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蕾;王超;柴东;杨英健;范智渊;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16H50/70;G06F16/33;G06F16/332;G10L15/26;G10L17/00;G10L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1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眩晕 问诊 文本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眩晕症问诊文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问诊系统,一种获取问诊文本的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医生针对眩晕症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患者针对所述问题的应答;将所述问题和所述应答转换为问诊文本;存储所述问诊文本和/或发送所述问诊文本至预设文本分析单元;其中,所述问题和应答为语音信号。以解决自动抽取医患历史对话中患者的病症信息,缺少医生和患者的实时互动,以及问诊内容的获得都是设计好问题和答案供患者选择,限制了患者的表述,而某些患者对文字进行阅读理解和书写有困难,容易丢失问诊信息,影响诊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获取眩晕症问诊文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问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与发展,智能问诊系统在医患问诊部分起到了重要作用。问诊是临床工作的第一步,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患者就诊时,医生所能看到的是疾病发展的某一点,而对疾病的全面了解,特别是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等,需要通过问诊解决。因为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上述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是医生分析病情,进行辨证的可靠依据。此外,问诊还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查病的范围,并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问诊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由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专业医生较少,导致医生工作量大,患者就诊难等问题。
目前智能问诊系统主要包括自动抽取医患历史对话中患者的病症信息、治疗用药信息和诊断建议信息,根据提取到的各种信息进行语义表征,转化为数值向量,对数值向量进行训练学习,获得包含医患历史交互中存在的病症信息与医生诊断建议之间关系的诊断模型;通过患者选择问题的答案获取问诊内容,对问诊内容进行语义识别,提取关键词,利用诊断模型根据提取的关键词匹配对应答案,并将所述答案发送至客户端。
目前已开发的智能问诊系统,如:一种人工智能问诊方法(申请号:201711269908.2)通过自动抽取医患历史对话中患者的病症信息,缺少医生和患者的实时互动,或者基于智能终端问诊的询问和回答的方法(申请号:201610854270.8) 问诊内容的获得都是设计好问题和答案供患者选择,更像是做问卷,限制了患者的表述,而某些患者对文字进行阅读理解和书写有困难,容易丢失问诊信息,影响诊断,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也有安抚宽慰作用,而固定的问诊模式使患者紧张情绪得不到缓解,患者体验方面未考虑人性化。
眩晕症是一种位置性或者运动性错觉引起的平衡障碍在患者大脑皮层反映的周围景物摇晃、旋转、移动或者头昏、身体倾斜、视眼模糊等综合症状。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经历此症,眩晕性疾病病因复杂,诊治困难,涉及学科多,因而其临床研究相对缓慢。而且治疗眩晕症的专业医生比较少,医生通过对患者的问诊来得出预判,工作重复而且繁重。由于导致头晕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就诊时会去做各项检查,如神经内科、心血管科等,眩晕患者往往辗转于临床多个科室而得不到明确有效的诊治,浪费时间、精力、钱财。眩晕发作时病人产生恐惧心理,对病人有较大威胁,医生常常凭主观症状诊断,客观体征较少,且若暗若明,很难捕捉,给诊断、鉴别诊断带来困难。为了减少医生的工作量,帮助医生区分眩晕症患者和非眩晕症患者,我们对医生提供的问诊音频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得到系统性的问诊方式,设计智能问诊系统,从而提高诊治效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眩晕症的诊疗是少数不严重依赖CT等影像检查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时病症显现,正常时症状全无,因此问诊对眩晕症的诊断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眩晕症问诊文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问诊系统,以解决自动抽取医患历史对话中患者的病症信息,缺少医生和患者的实时互动,以及问诊内容的获得都是设计好问题和答案供患者选择,限制了患者的表述,而某些患者对文字进行阅读理解和书写有困难,容易丢失问诊信息,影响诊断的问题,以及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也有安抚宽慰作用,而固定的问诊模式使患者紧张情绪得不到缓解,患者体验方面未考虑人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钢结构缓冲系统
- 下一篇:对HTTPS内容进行审计的方法及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