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法脱硫中过滤器滤网自动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2940.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楼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48 | 分类号: | B01D33/48;B01D3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过滤器 滤网 自动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中过滤器滤网自动清理装置,包括过滤器壳体,滤网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内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扇叶,转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波浪板,竖杆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升降杆,横杆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气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靠近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气装置。硫酸铵溶液进入过滤器内部后,通过扇叶带动转环旋转,旋转的转环通过波浪板带动升降杆作上下往复移动,升降杆再通过连杆来回挤压充气装置,从而对气腔进行充气,当气腔内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顶开阀门向下冲出,对滤网的网格孔进行冲刷,从而避免硫酸铵颗粒堵塞住滤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氨法脱硫中过滤器滤网自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对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大部分锅炉厂都针对烟气处理系统进行了深入改造,锅炉排出的烟气在脱硫上,常采用氨法脱硫工艺,除去烟气中的一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等硫化物,以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氨法脱硫中,氨水与吸收液混合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的底部氧化成硫酸铵溶液,再将硫酸铵溶液经循环泵送入过滤器,来除去溶液中的烟尘。
在锅炉厂的脱硫系统中,循环泵的入口大多采用篮式过滤器,由于过滤器的底部有间隙,密封性较差,在长时间工作后,过滤器内容易堆积硫酸铵,硫酸铵的性能较为稳定,经常会形成较大的颗粒,堵塞过滤器的滤网,这些杂质颗粒会堵塞滤网和喷头,过滤器频繁被堵塞就会导致脱硫塔温度过高,降低脱硫效果,目前多是采用扩大过滤器的滤网孔径和定期清理的方法来避免堵塞,不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停工后才能进行清理,工作效率低,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自动对过滤器滤网进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氨法脱硫中过滤器滤网自动清理装置,包括过滤器壳体,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包括竖杆和横杆,滤网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环,转环的内壁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扇叶,转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滤网内部的波浪板,竖杆的内部且位于波浪板的上方活动插接有升降杆,横杆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气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靠近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与升降杆之间活动铰接有连杆,气腔的底部且位于网格孔内安装有阀门,过滤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转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波浪板呈与滤网对应的圆环状,波浪板的顶部设置有起伏的圆弧坡,当转环旋转时,通过波浪板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的底部开设有与波浪板对应的圆形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转环的顶部与滤网的底部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磁片,二者在磁片的作用下完成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上安装有弹簧组件,升降杆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进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升降杆及充气装置的连接关系均为活动铰接,当升降杆上下移动时,通过连杆来回推拉充气装置,从而进行充气。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单向阀门,当气腔内部的气压变大后,会冲开阀门,对网格孔进行冲刷。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底部开设有与阀门对应的排气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硫酸铵溶液进入过滤器内部后,通过扇叶带动转环旋转,旋转的转环通过波浪板带动升降杆作上下往复移动,升降杆再通过连杆来回挤压充气装置,从而对气腔进行充气,当气腔内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顶开阀门向下冲出,对滤网的网格孔进行冲刷,从而避免硫酸铵颗粒堵塞住滤网。
2、通过在横杆上设置阀门和排气孔,当气腔内的气体泄出去后,阀门重新关上,堵住排气孔,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充气和冲刷清理工作,实现间歇式自动清理工作,清理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