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短波授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3314.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玲;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4R20/20 | 分类号: | G04R20/20;G04R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 |
地址: | 2661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授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短波授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机动端与授时端建立通信连接,确保链路在此状态下可通,为后续协议发送准备条件;步骤2,机动端发送授时请求协议:步骤3,授时端接收授时请求协议:步骤4,授时端再发送授时协议:步骤5,机动端接收授时协议:步骤6,机动端根据提取的授时波形计算时间差T2:本发明所公开的新的短波授时方法,两站将各自本地原子钟时间发送到对方,各站收到对方时钟信息后与本地原子钟信号进行比较,获得时差;两站交换时差信息,在假设传播信号路径对称的前提下,可消除传播时延影响,获得两地原子钟间的高精度时差,完成授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授时研究及应用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新的短波授时方法。
背景技术
短波授时是一种重要的授时手段,我国短波授时台(BPM)陕西国家授时中心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以四种频率(2.5M/5M/10M/15MHz,同时保证3频率)交替发播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覆盖半径超过3000公里,授时精度为毫秒量级,协调时UTC和世界时UT1的标准时号用1kHz标准音频调制载频产生,秒信号长度分别为10ms(UTC)和100ms(UT1),整分信号均为300ms。
现有短波授时技术的优点是西安授时中心发送短波授时信号,时序、信号形式是公开的,任意地点都可以应用,由专门的短波接收机接收信号,进行授时,优点是通用性强,应用面较广;缺点是授时精度为1毫秒,不能满足授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同时授时台固定,距离达到一定范围后,短波信号接收能力下降,授时精度也会受影响,即覆盖范围固定。
双向时间比对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主要包括基于卫星平台或微波链路的各时间用户同步系统,实现各时间用户在同一参考时间体系下的高精度同步。据公开文献报道,双向时间比对技术理论上能够实现皮秒量级的同步精度,受制于技术条件和器件性能,目前工程上能实现亚纳秒量级的同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依据双向时间比对技术原理实现的短波授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的短波授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机动端与授时端建立通信连接,确保链路在此状态下可通,为后续协议发送准备条件;
步骤2,机动端发送授时请求协议:
机动端根据授时请求协议发送信号,其中“本地时间”为授时波形发送的时刻,等待时间根据授时请求协议发送起始时刻进行调整;
步骤3,授时端接收授时请求协议:
授时端接收授时请求协议,先读取协议中的“本地时间”模块数据,在授时端以本地时钟为参考根据这个时间开始接收授时波形,截取一个授时波形长度的数据,本地授时模块再构建发送的授时波形,接收到的授时波形与构建的授时波形进行互相关数据处理,获取时间差T1;
步骤4,授时端再发送授时协议:
授时端根据授时协议发送信号,“本地时间”即是授时波形发送时刻,时差为步骤3中计算出的T1;
步骤5,机动端接收授时协议:
机动端检测到授时协议的起始标识后,获取“本地时间”,根据机动端时钟,以“本地时间”为起始时间,提取一个授时波形长度的信号,并提取时间差T1;
步骤6,机动端根据提取的授时波形计算时间差T2:
接收到的授时波形与构建的授时波形进行互相关数据处理,获取时间差T2;
步骤7,根据T1与T2,计算机动端与授时端的时间差Δt,即为机动端需要校正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