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燃煤发电机组汽水系统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671.2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猛;刘艳蕾;殷爱鸣;金绪良;曹蕃;李旭凯;王涵;赵柄;张骏;王泽;聂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F25J5/00;F01K11/02;F01D15/10;F04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燃煤 发电 机组 汽水 系统 液化 空气 | ||
1.一种耦合燃煤发电机组汽水系统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空气液化储能系统、空气膨胀发电系统及冷量回收储存系统;
所述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用于将经所述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冷却;所述换热器冷却水入口与燃煤机组汽水系统凝汽器出口连接;所述换热器冷凝水出口与燃煤机组汽水系统除氧器入口和/或燃煤机组锅炉省煤器入口连接;
所述空气液化储能系统与所述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连接,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换热器输送的压缩空气冷却液化,并将液化空气进行储存;
所述空气膨胀发电系统与所述空气液化储能系统连接,用于利用空气液化储能系统储存的液化空气进行膨胀发电,并回收燃煤机组凝汽器入口乏汽余热;
所述冷量回收储存系统与所述空气膨胀发电系统及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连接,用于回收和储存所述空气膨胀发电系统液化空气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冷量,及所述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空气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燃煤发电机组汽水系统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包括小汽机(1)、一级空气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3.1)、二级空气压缩机(2.2)、第二换热器(3.2);所述小汽机(1)通过燃煤发电机组汽水系统高压缸抽气驱动,做功后的乏汽汇入凝汽器入口;
所述小汽机(1)依次连接所述一级空气压缩机(2.1)、二级空气压缩机(2.2),用于通过旋转动能驱动所述一级空气压缩机(2.1)及二级空气压缩机(2.2)压缩空气;所述一级空气压缩机(2.1)空气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与二级空气压缩机(2.2)连接,用于将所述一级空气压缩机(2.1)压缩后的空气经所述第一换热器(3.1)冷却后送入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2.2);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2.2)空气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与所述空气液化储能系统连接,用于将所述二级空气压缩机(2.2)出口空气经所述第二换热器(3.2)冷却后送入所述空气液化储能系统;
所述第一换热器(3.1)、第二换热器(3.2)并联布置,所用冷却水均为燃煤机组汽水系统凝汽器出口的冷凝水,其中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冷凝水升温后汇入燃煤机组汽水系统除氧器入口,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冷凝水升温后汇入燃煤机组锅炉省煤器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燃煤发电机组汽水系统的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液化储能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3.3)、低温制冷机(5)、降压喷管(6)、气液分离器(7)、液态空气储罐(8);所述第三换热器(3.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3.2)空气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换热器(3.2)出口空气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3)冷却后送入所述低温制冷机(5)进行深度冷却;所述低温制冷机(5)通过所述降压喷管(6)与所述气液分离器(7)连接,用于将深度冷却后的空气经所述降压喷管(6)降压处理后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7);所述气液分离器(7)内设有气态空气管路及液态空气管路,所述气态空气管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3)连接,用于通过气态空气冷却空气压缩及凝结水加热系统产生的空气,并冷却空气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3)升温后汇入一级空气压缩机(2.1)入口;所述液态空气管路与所述液态空气储罐(8)连接,用于将液态空气送入所述液态空气储罐(8)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6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