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686.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云;李立波;丁洵;黄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2 | 分类号: | G01M3/12;G01N3/1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4112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密 连接 内外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包括装配有导线及插座的水密连接座、气密性试验装置和外水压装置,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筒体Ⅰ和设置在筒体Ⅰ外壁上的气密头,水密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筒体Ⅰ内上部,筒体Ⅰ顶部设有上盖Ⅰ,筒体Ⅰ底部设有底盖Ⅰ,气嘴通过气密头与筒体Ⅰ内部连通;外水压装置包括筒体Ⅱ,筒体Ⅱ顶部设有上盖Ⅱ,上盖Ⅱ上开口且开口处设有螺堵,筒体Ⅱ底部设有底盖Ⅱ,底盖Ⅱ上设有接头,密性试验装置置于筒体Ⅱ内。本发明通过密性试验装置对水密连接座进行气密性试验,通过外水压装置对水密连接座进行外水压试验,整套装置操作方便、轻松,其工作范围广,可系列化应用,兼顾了通用性及专业性,检测维修和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某种装配有导线及插座的连接座,工作中需要承受内部气体压力及外部水压压力,同时需要检验连接座的装配密封性,因此需要单独对连接座进行内外压力检测。检验该种水密连接座内外压力的专业设备不仅采购成本高,占地大,设备的维修保养、人员培训的成本也相对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并提供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包括装配有导线及插座的水密连接座,还包括气密性试验装置和外水压装置,所述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筒体Ⅰ和设置在筒体Ⅰ外壁上的气密头,所述水密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筒体Ⅰ内上部,筒体Ⅰ顶部设有上盖Ⅰ,筒体Ⅰ底部设有底盖Ⅰ,气嘴通过气密头与筒体Ⅰ内部连通;所述外水压装置包括筒体Ⅱ,筒体Ⅱ顶部设有上盖Ⅱ,上盖Ⅱ上开口且开口处设有螺堵,筒体Ⅱ底部设有底盖Ⅱ,底盖Ⅱ上设有接头,所述密性试验装置置于筒体Ⅱ内。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水密连接座与筒体Ⅰ内壁之间设有O形圈Ⅰ。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气嘴与气密头之间设有O形圈Ⅱ。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筒体Ⅰ外壁上设有手柄Ⅰ。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底盖Ⅱ焊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安装在试验台安装支架上。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筒体Ⅱ顶部套设有用于防止上盖Ⅱ螺纹拧紧及水压大时筒口变形的挡圈。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上盖Ⅱ与筒体Ⅱ之间设有密封垫圈Ⅰ。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筒体Ⅱ外壁上设有手柄Ⅱ。
上述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装置,所述螺堵与上盖Ⅰ开口之间设有密封垫圈Ⅱ。
一种水密连接座的内外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密连接座上装配好的导线及插座放入筒体Ⅰ内,水密连接座安装好O形圈Ⅰ后压入筒体Ⅰ上部端口,然后用键定位,将上盖Ⅰ拧紧在筒体Ⅰ上;将O形圈Ⅱ及气嘴安装在气密头上;在水密连接座各泄漏点涂上肥皂水;
第二步:通过气嘴向筒体Ⅰ内通入空气,达到设定的压力后,观察涂上肥皂水的各泄漏点有无泄漏气泡,若泄漏气泡,则无气密性试验完成;
第三步:将外水压装置安装在试验台安装支架上,拧下气密性试验装置上的气嘴,拧上螺塞,将气密性试验装置放入外水压装置的筒体Ⅱ内腔,挡圈通过螺纹松拧在上盖Ⅱ上,上盖Ⅱ上装好密封垫圈Ⅰ后通过螺纹旋进筒体Ⅱ,扳手类工具通过上盖Ⅱ上圆柱拧紧上盖Ⅱ;
第四步:将接头装上密封垫圈Ⅲ后接入试验室入水,筒体Ⅱ内进水,当筒体Ⅱ内腔水满且空气排尽,将螺堵和密封垫圈Ⅱ装好拧紧;最后将挡圈拧紧在上盖Ⅱ上;入水水压逐渐加大,达到试验压力后停止,按试验要求保压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小水压到正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农药残留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绿僵菌高孢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