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770.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韩俊;高正平;谢珍建;王成亮;官国飞;陈志明;袁栋;刘利国;吴天辰;蒋浩;沈祺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拓扑 特征 模式识别 标准 接线 类型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属于配电网标准接线类型识别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抽象配电网接线组图,提取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建立特征向量表达式模型,针对标准接线建立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库。接着采用广度优先搜索形成网架拓扑结构,进行数据检查,检测合环、孤岛、联络开关的转供能力。然后采用统计学的原理计算特征向量表达式内容。最后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将待识别接线组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与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库中进行匹配,识别出接线类型。该方法从统计标准接线特征出发,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判断标准网架,对实际配电网接线有着良好的识别效果和准确度,同时对后期电网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标准接线类型识别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负荷需求增长,电源扩充,为了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配电网在不断的被改造,结构也越发复杂。电网规划影响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分配,是指导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坚实基础。而对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对改善供电单元接线组的合规性,增强中低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减少接线模式复杂度和对配电网接线未来的拆分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配电系统接线模式识别方法为:引入接线模式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提取接线组的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供电电源数、辅助电源数、母线数、负荷接线方式、负荷点数、网架类型、联络数等。通过统计这些典型特征,建立区分不同接线类别之间的特征式,根据特征式在特征库进行匹配,得到接线模式的名称,对于特征库不能匹配的接线模式,在确认其合理性之后添加到规则库中。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配电系统接线模式识别方法具有如下问题:该方法建立的规则库命名规范有待商榷,与实际电网公司所使用的标准接线类型差别较大,典型性不够。由于标准接线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实际配电网中的接线组接线复杂度高,依靠统计电源数、网架类型、联络数等典型特征,统计信息不足,定位性不够,不能够区分不同标准接线。而且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电网建设水平较低,网架的合规性较低,该方法容易误识别。针对实际中配电室和分支箱中的联络开关不能起到联络转供的作用,该种方法如果统计联络开关数容易造成误判。因此,寻求一种能够识别标准接线的,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结合的方法尤为迫切和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拓扑特征与模式识别的标准接线类型识别方法,包括:
确定标准接线类型以及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建立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库中各标准接线类型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
将开关、线路抽象为边和点,将从馈线起点出发的供电通路抽象为树,读取待识别接线组的拓扑信息,采用拓扑搜索方法形成拓扑结构;
根据形成的拓扑结构,进行接线组模型校验;
根据数据检验的结果,对于检验合格的待识别接线组,根据拓扑搜索的结果,统计待识别接线组的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形成待识别接线组的特征向量表达式;
将待识别接线组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与标准接线类型特征库中的特征向量表达式进行模式匹配,识别出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