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4185.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盛;温积群;王绍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8C17/02;G08C19/00;H04L29/08;G16Y1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陈翔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软硬件 一体化 能耗 设备 监控 平台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能耗分析平台(1)、服务器平台(2)和与服务器平台(2)通信连接的检测终端(3),所述能耗分析平台(1)与服务器平台(2)通过一连接组件(4)可拆卸的安装,所述能耗分析平台(1)包括能效分析终端(11)和设置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中的电力能效数据系统(12),所述服务器平台(2)用于汇总检测终端(3)采集到的能耗数据;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驱动组件(41)、支撑组件(42)和膨胀组件(43);所述驱动组件(41)和膨胀组件(43)均安装在支撑组件(42)上,所述支撑组件(42)用于将驱动组件(41)和膨胀组件(43)安装在能效分析终端(11)上,所述驱动组件(41)与膨胀组件(43)联动,以驱动膨胀组件(43)膨胀,将服务器平台(2)与能效分析终端(11)进行可拆卸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组件(43)包括多个卡接条(431)、连接驱动组件(41)和卡接条(431)的连接件(432),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用于与连接件(432)铰接的连接座(411)、与连接座(411)转动连接的转轴(412)、用于驱动转轴(41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支撑组件(42)包括装配底座(421)和用于与能效分析终端(11)固定的固定件(422),多个所述卡接条(431)均匀分布在装配底座(421)上,并与装配底座(421)铰接,所述转轴(412)螺纹连接在固定件(422)上,当转轴(412)转动时,转轴(412)产生位移,且带动卡接条(431)张开或者收拢,当卡接条(431)在服务器平台(2)中张开时,能耗分析平台(1)与服务器平台(2)之间可拆卸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11)上设置有铰接件(5),所述铰接件(5)的一端与连接座(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件(432)铰接;所述铰接件(5)上设置有红外距离检测装置(51),以检测铰接件(5)与装配底座(42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12)相对连接座(411)的另一端呈多边形,所述驱动件包括L形或者Z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用于供手驱动,另一端开设有与转轴(412)上的多边形对应的槽,当该槽套接在转轴(412)的多边形的一端,并以转轴(412)为轴心转动手柄时,转轴(41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条(431)的数量为三个,且两两之间呈120°夹角;所述铰接件(5)的数量与位置均与卡接条(431)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22)上设置有成对的定位板(6),两个定位板(6)在定位件上关于转轴(412)所在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定位板(6)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板(61)和连接两个竖板(61)的倾斜板(62),其中一个竖板(61)与定位件上转轴(412)所在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另一个竖板(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软硬件一体化能耗设备监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平台(2)上设置有通信接口(71)、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出接口(8)、与通信接口(71)可拆卸地连接的天线(72);所述通信接口(71)包括所述通信接口(71)包括三个接线端,其构成三孔插座结构;其中,一个接线端连接至服务器平台(2)内的通信模块,剩下两个接线端在服务器平台(2)内接地;所述天线(72)包括插接座、天线(72)本体以及包裹在天线(72)本体外侧的屏蔽层,所述插接座呈与通信接口(71)对应的三脚插头结构,且该插接座对应两个接地的接线端的与屏蔽层电连接,该插接座对应连接通信模块的接线端与天线(72)本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科技分公司,未经浙江图盛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温州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1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