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叶刀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4221.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明;王建华;杨龙;李忠;王维;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胤泰逻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0 | 分类号: | B26D1/00;A24B7/04;B23P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213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叶刀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叶刀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刀具技术领域。该打叶刀包括打叶刀的刀体,刀体的中上部两侧面和顶面为打叶工作面,在打叶工作面上设置有四棱锥形工作齿,四棱锥形工作齿按阵列分布。本发明所述的打叶刀,可以根据烟草打叶工艺的要求设置四棱锥形工作齿的形状结构参数,使打叶工作面上的工作齿达到较优的凸起高度和合适的锋锐程度,能有效避免烟油的覆盖;合理运用四棱锥形工作齿的阵列参数配置,还能有效优化打叶片型结构;打叶刀刀体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工作面上的四棱锥形工作齿具备很高的硬度,不易磨损,能够长期保持撕叶性能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烟叶加工的打叶器具,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打叶刀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草工业的打叶复烤生产中,采用打叶机把烟叶中的片烟和烟梗(叶脉)撕扯分离开来,烟叶在通过打叶机中高速旋转部件打叶辊上的动刀齿与固定部件定刀排上的动刀齿以及框栏过程中的拖拽和撕扯,实现叶梗分离。这其中,打叶辊上的动刀齿和定刀排上的定刀齿统称为打叶刀,打叶刀是执行撕叶工作的首要部件,打叶刀的两侧面以及顶面为打叶工作面。
传统打叶刀的工作面是采用堆焊硬质合金颗粒物的工艺制成的,打叶过程主要是依靠打叶工作面上多点分布的硬质合金颗粒对烟叶的有效拖挂和撕扯作用来完成,打叶工作面上硬质合金颗粒的凸起高度和锋锐度是决定打叶刀工作效果的关键因数。虽然硬质合金颗粒不易磨损,但其属于脆性材料,在基材上的凸起高度一般都不会高于1.5mm,在打叶过程中,打叶刀的工作面承受着烟叶的反作用力,硬质合金颗粒会发生折断或脱落,导致硬质合金颗粒物的凸起高度下降和数量减少,撕叶作用衰减。此外,在打叶过程中,烟油对工作面的粘附和覆盖又会进一步导致硬质合金颗粒的撕叶作用减弱甚至失效。
根据制丝、卷烟工艺对打叶复烤叶片结构的新要求:片烟尺寸的最佳范围应为10~35mm。当叶片尺寸<10mm时,烟丝的填充能力急剧下降;而当叶片尺寸>35mm时,烟丝的填充能力增加不明显,而且会影响卷烟机的效率和卷烟质量。但实际情况为: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打后叶片中大于50mm×50mm的超大叶片比例普遍偏高,很难达到制丝和卷烟工艺对进一步提升中等尺寸片烟比例的要求。
打叶辊和框栏是控制撕叶和叶片结构的重要部件,按照以往的观点,打叶辊转速和框栏尺寸是影响叶片结构主要因数,很多从事打叶复烤的技术人员也据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及试验以期改善上述问题,降低大片比例,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1、提高打叶辊转速可以降低大片率,却会增加造碎;2、减小框栏尺寸也可降低大片率,同样也会增加造碎。十余年来,如何实现“降大保中”目标,一直是困扰着卷烟和打叶复烤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关于打叶机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针对现有打叶刀在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经过多年的观察和验证,发现打叶刀工作面上的硬质合金颗粒凸起高度和锋锐度的保持性不理想,是导致打叶机撕叶效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叶刀及其制作方法,即采用高铬合金钢作为基材,一体加工成型工艺制作的打叶刀。打叶刀的工作面上一体成型,呈阵列分布的四棱锥形工作齿,凸起高度和锋锐程度可控,可有效避免烟油的覆盖。打叶刀刀体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工作面上的四棱锥形工作齿具备很高的硬度,不易磨损,能够长期保持撕叶性能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胤泰逻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胤泰逻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