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型变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4687.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辉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H01F27/14;H01F27/22;H01F27/08;H01F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彭俊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变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型变电站,包括变压器主体、油路和油罐,变压器主体和油罐充满变压器油并通过油路进行循环。变压器主体包括壳体、铁芯、接线套管、匀温环、进油管和出油管,铁芯置于壳体内并通过连接在壳体内表面上的保持架进行固定,接线套管设置于壳体外表,匀温环为金属件并设置在壳体内通过支架固定,匀温环包围铁芯四周,进油管和出油管均作为油路的一部分,进油管从壳体下端连接内腔空间,出油管从壳体上端连接内腔空间,通过油路和油罐将变压器主体内的变压器油引流出来、增大油量并产生循环,有效的提高变压器内的热容量,可靠地控制铁芯的温升,消除爆炸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爆型变电站。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部分,而变压器由于特殊工况下导致的温升过快,散热跟不上而可能导致爆炸发生。
现有技术的变压器基本都是一个整体模块形式,其铁芯放置于壳体内部,并在壳体内充满变压器油,用于绝缘以及换热,铁芯在运行过程中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变压器油,然后变压器油传导给壳体,通过壳体外表上的散热筋进行散热,但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有限,而且热容量有限,在特殊工况下,铁芯散发大量热量时,有限的变压器油温度升高较多,发生危险的时间短,如果相应的应急措施没有跟上,那么留给相关人员的处置时间就很短。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油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变质,其析出的悬浮状杂质在变压器内游荡,粘附上铁芯后极易影响铁芯性能甚至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型变电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型变电站,包括变压器主体、油路和油罐,变压器主体和油罐充满变压器油并通过油路进行循环。
将变压器油构成流动循环形式,使用一油罐作为变压器油的存储部分,让变压器油的容量大大增加,从而变压器内具有非常大的热容量,变压器油的温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变压器主体的整体温升不会过高,造成爆炸危险。本发明将控制变压器主体温升作为防爆的主要贡献点。
进一步的,变压器主体包括壳体、铁芯、接线套管、匀温环、进油管和出油管,铁芯置于壳体内并通过连接在壳体内表面上的保持架进行固定,接线套管设置于壳体外表,铁芯通过线缆分别连接位于壳体外表面上的接线套管,接线套管有两个,作为高压与低压的接线端,铁芯以及接线套管作为变压配电的电气部分,使用现有的配线方式,在形状尺寸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匀温环为金属件并设置在壳体内通过支架固定,匀温环包围铁芯四周,进油管和出油管均作为油路的一部分,进油管从壳体下端连接内腔空间,出油管从壳体上端连接内腔空间。
变压器油从进油管进入壳体内,从出油管流出,通过油路和油罐形成循环,壳体内的变压器油一来为铁芯提供绝缘环境,二来带走变电热量,原先的变压器内油液是静止的,铁芯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形式传递至壳体上然后进行表面散热,散热效果有限,本发明通过流动的变压器油进行热量转移,变压器油与铁芯的热量交换方式为对流换热,大大优于静止的表面热传导。
进一步的,匀温环设置于铁芯四周,可以起到均匀温度的作用,当变压器油在铁芯附近流动较慢时,铁芯的局部温升可能较高,由于变压器油是非金属物质,其自身内部的导热系数受材质自身物理性质限制不可能较高,从而可能发生局部变压器油温度较高的情况发生,而加入匀温环后,局部的高温变压器油可以将热量传递出来并通过匀温环快速地传递至铁芯的另一侧,从而在铁芯的周围构造出一个温度相对均匀的变压器油环境。将壳体的直径做小直至贴近铁芯也能实现前述的快速均匀铁芯周围温度的目的,但是壳体直径做小势必导致壳体的容积变小,即变压器油在壳体内的存有量减小,局部的热容量变小,所以,保持较大体积的壳体并在铁芯周围设置匀温环是优选的匀温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辉,未经吴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