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管汇与连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5275.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陶进新;马永刚;李光;林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L27/087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陈梓赫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连接 系统 | ||
1.水下管汇与连接系统,包括吸力桩(1)、储油筒(2)、固定筒(3)、转筒(4)和密封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桩(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储油筒(2),所述储油筒(2)的上侧嵌设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的外侧套设有转筒(4),所述固定筒(3)和转筒(4)之间连接有密封组件(5),所述吸力桩(1)边缘等距开设有若干锚定孔(11),所述吸力桩(1)的下侧中部设有压力腔(12),所述储油筒(2)的一侧且位于吸力桩(1)上侧嵌设有导流管(13),所述导流管(13)上安装有封堵阀(14),所述储油筒(2)内设有储油腔(21),所述储油筒(2)的一侧固定嵌设有下部油管(22),所述下部油管(22)远离储油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部法兰(23),所述固定筒(3)的中部外壁开设有出油口(31),所述固定筒(3)内设有油槽(32),所述出油口(31)的两侧且位于固定筒(3)外壁均开设有凹环(33),所述转筒(4)内设有换向腔(41),所述转筒(4)外壁嵌设有上部油管(42),所述上部油管(42)远离转筒(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部法兰(43),所述转筒(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板(44),所述端板(44)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锥形槽(45),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上压环(51)、下压环(52)、支撑板(53)、锥形凸环(54)和橡胶套(55),所述锥形凸环(54)嵌设在锥形槽(45)内,所述锥形凸环(54)与固定筒(3)之间设有环形间隙(512),所述锥形凸环(54)固定连接有下压环(52),所述下压环(52)与相邻端板(44)之间均设有橡胶环(510),所述下压环(52)的一侧设有上压环(51),所述下压环(52)和上压环(5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板(53),所述下压环(52)和上压环(51)上均设有若干螺孔(514),所述螺孔(514)的外侧且位于下压环(52)上开设有若干销孔(513),所述下压环(52)和上压环(51)之间连接有橡胶套(55),所述橡胶套(55)的两端口边缘均设有若干定位孔(511),所述下压环(52)和上压环(51)之间设有下盖环(57),所述上压环(51)的一侧设有上盖环(56),所述上盖环(56)和下盖环(57)上均嵌设有若干密封销(58),所述密封销(58)的一端均穿过定位孔(511)延伸至相邻螺孔(514)内,所述销孔(513)均嵌设有连接销(59),所述连接销(59)的一端均穿过橡胶环(510)嵌设在端板(44)上的螺纹孔内,所述凹环(33)与转筒(4)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端板(44)的两侧对应连接销(59)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下部油管(22)、油槽(32)、储油筒(2)、换向腔(41)和上部油管(42)依次连通,所述压力腔(1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锚定孔(11)内嵌设有锚杆,且锚杆的底端深入泥层内部,所述橡胶环(510)上对应连接销(59)开设有若干穿孔,所述橡胶套(55)的截面呈“工”字型结构,所述锥形凸环(54)的结构与锥形槽(45)的结构相适配,所述端板(44)的中部嵌设有轴承,且轴承位于两个锥形凸环(5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52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