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5712.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芬;岳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6 | 分类号: | F17C1/16;F17C13/02;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气瓶 在线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该储气瓶包括内胆和缠绕在所述内胆外围的纤维层,所述储气瓶的瓶口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包括:纤维层无损检测,对所述纤维层是否损伤进行检测;阀门无损检测,对所述阀门处是否泄漏进行检测;内胆无损检测,对所述内胆进行检测,所述内胆无损检测在所述储气瓶内充装气体之后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可在不拆卸储气瓶的情况下,对储气瓶进行在线检测与评定,并实时输出检测结果,以安全、高效地对储气瓶进行检测,从而有利于实现对储气瓶的规模化、标准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源氢气需要储存在车载储气瓶中,为实现更高的体积储氢密度与质量储氢密度,塑料内胆纤维全缠绕复合储气瓶是未来储气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内胆纤维全缠绕复合储气瓶属于高压移动式压力容器,必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与评定,目前常用的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复合储气瓶的检测方法为定期拆卸检测,储气瓶一般放置于汽车底盘或车顶或货厢前方,储气瓶拆卸不便,且拆卸时具有一定危险性,拆卸过程还可能损伤储气瓶,如何高效、安全地检测内胆纤维全缠绕复合储气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以不拆卸储气瓶的情况下,对储气瓶进行检测与评定,并实时输出检测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该储气瓶包括内胆和缠绕在所述内胆外围的纤维层,所述储气瓶的瓶口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包括:纤维层无损检测,对所述纤维层是否损伤进行检测;阀门无损检测,对所述阀门处是否泄漏进行检测;内胆无损检测,对所述内胆进行检测,所述内胆无损检测在所述储气瓶内充装气体之后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纤维层无损检测中,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对所述纤维层是否损伤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超声相控阵技术使用相控阵检测仪、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内装有用于采集、处理、显示数据的检测软件,所述相控阵检测仪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且所述相控阵检测仪具有适于与所述纤维层接触的相控阵探头,以在所述计算机上得到所述纤维层的超声相控阵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相控阵探头为与所述纤维层外表面弧度相同的柔性探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纤维层无损检测中,采用超声C扫描法或者红外热波检测法或者微波检测法对所述纤维层是否损伤进行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门无损检测在所述储气瓶内充装气体之后进行,在所述阀门无损检测中,使用声发射传感器对所述阀门处是否泄漏进行检测,通过所述声发射传感器检测所述阀门的泄漏情况来评定所述阀门的结构完整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还包括:漏气检测,对所述储气瓶是否漏气进行检测,所述漏气检测在所述储气瓶内充装气体之后进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漏气检测中,采用与所储气体对应的气体分析仪对所述储气瓶的瓶体及周围、所述阀门的接口处进行漏气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储气瓶在线检测方法,所述内胆为塑料内胆。
进一步地,在所述内胆无损检测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向所述储气瓶内充装气体时,将所述储气瓶内的压力充装至额定工作压力,所述内胆在应力集中部位产生温度增升,在所述内胆无损检测中,通过所述红外热成像仪探测到所述温度增升,以反映出所述内胆的疲劳损伤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胆为金属内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5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繁育大叶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