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AP3作为儿童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志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6453.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卢根;施婷婷;黄凤;樊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6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ap3 作为 儿童 病毒 肺炎 诊断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LAP3作为儿童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发明人研究发现,LAP3可以很好地区分儿童腺病毒肺炎和正常儿童,通过定量LAP3在儿童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有可能得到快速、简便地对儿童腺病毒肺炎进行诊断。为儿童腺病毒肺炎引起的难治疗提供早期诊断,尽快控制病毒,为完全治愈提供诊断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AP3作为儿童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志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平均每年大约有130万儿童死于肺炎,其中人类腺病毒的感染是引起儿童和青少年社区型肺炎的主要原因。儿童腺病毒肺炎又称小儿腺病毒肺炎,是病毒性肺炎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多通过呼吸道传染。起病特点为急骤发热,往往自发病第1、2日体温达39℃,一般可持续1周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腺病毒肺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肺炎,流行地区广,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以三型、七型及十一型腺病毒感染为主,其他各型亦均有报道。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炎和肺泡间质炎,严重者病灶互相融合,气管、支气管上皮广泛坏死,坏死组织和炎症浸润物充满支气管腔内,引起支气管腔闭塞,加上肺实质的严重炎性病变,更妨碍了通气和气体的交换,最后导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使全身代谢过程和重要器官的功能发生障碍。不可治疗的严重的腺病毒肺炎的死亡率每年达50%。
传统的腺病毒引起肺炎的判断标准是基于鉴定呼吸道样本的腺病毒片段的PCR反应,包括来自咽试纸和肺泡灌洗液的样本。然而,这个技术也存在不足,特别是不能够较早的或有效的预测下呼吸道的腺病毒肺炎。因此,寻找新的腺病毒肺炎的鉴定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理论上,蛋白的表达会在轻症肺炎患者和重症肺炎患者中有差异。目前已经有各种急性期的代谢物作为评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的一种手段,包括降钙素原(PCT),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但有研究表明它们预测的阶段各不相同。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用于发现诊断和治疗的新型生物标记物的重要方法。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的等压标签技术(iTRAQ)广泛用于定量蛋白质组学上。由于其蛋白质组覆盖率高和标记效率高,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更好的方法,特别是可以获取二维电泳无法获得的信息。
LAP3(亮氨酸氨肽酶-3)是一类含锌的金属酶,可以催化氨基酸N末端的多肽的裂解,从而促进肽键的水解;其功能是参与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终末环节,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将蛋白质裂解为小分子肽参与抗原呈递,或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用于新的蛋白质的合成。此外,LAPs是诸如蛋白质成熟、肽的降解和细胞周期控制等生理重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7]。Rutenburg等研究表明胰腺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LAP活性显著升高,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尿液中LAP活性升高;Willighagen和Planteydt发现在外科手术切除的人类肿瘤组织中LAPs 表达增高在肿瘤细胞核基质中;研究表明,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肝细胞癌中LAP3促进肿瘤的生长。研究表明LAP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有研究表明LAP3与肺炎,特别是儿童腺病毒肺炎相关。
参考文献:
[1]Nascimento-Carvalho CM.Etiology of childhood community acquiredpneumoni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accination.Braz J Infect Dis.2001.5(2):87-97.
[2]Rosete DP,Manjarrez ME,Barrón BL.Adenoviruses C in nonhospitalizedMexican children older than five years of age with acute respiratoryinfection.Mem Inst Oswaldo Cruz.2008. 103(2):195-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