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6583.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秀梅;邵琛;谢海明;朱东升;董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9J175/08;C08G18/50;C08G18/48;C08G1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1)、制备胶黏剂预聚物:将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催化剂和交联剂反应,制得胶黏剂预聚物;2)、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将聚醚多元醇和胶黏剂预聚物混合反应,升温,再加入中和剂和水进行乳化,得到乳液;3)、在上述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固化剂、润湿剂、增粘剂、吸附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该发明中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配制合理,制备简便,不仅具有较好的初黏性、持黏性和剥离强度,而且具备优异的可生物降解性能,能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十分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树脂用于各种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技术是完全可行的,所制造的革制品透气性、透湿性、低温耐曲折性、耐干湿擦等性能均优于溶剂型,整个工艺过程没有溶剂排放,环境友好。水性聚氨酯用于合成革的制造其技术关键在于开发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来代替溶剂型聚氨酯作为基层、面层和粘接层以及相应的操作控制技术。
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是水性胶黏剂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常用于制备涂料和胶黏剂等。和一般的水性胶黏剂一样,现有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热性和初粘性较低,难以满足汽车工业对胶黏剂的性能需求。
由于现有水性胶黏剂的性能(耐热性和初粘性)较低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溶剂型胶黏剂仍然大量使用于汽车工业。而此类胶黏剂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通常会释放大量的苯类、醛类或酯类有毒有害物质,恶化车内环境,对驾乘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亟需一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制备胶黏剂预聚物:将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催化剂和交联剂反应,制得胶黏剂预聚物;
2)、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将聚醚多元醇和胶黏剂预聚物混合反应,升温,再加入中和剂和水进行乳化,得到乳液;
3)、在上述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固化剂、润湿剂、增粘剂、吸附剂、增稠剂、消泡剂,混合均匀,得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制备胶黏剂预聚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丁二酸20-25份、己二酸20-24份、1,3-丙二醇20-25份、1,4-丁二醇20-24份、催化剂1-5份、交联剂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升温反应包括的工序为:155℃反应20min、185℃反应20min、195℃反应20min、205℃反应2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制备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固化剂1-10份、润湿剂1-5份、增粘剂2-15份、吸附剂1-3份、增稠剂1-8份、消泡剂1-5份。
进一步的,聚醚多元醇包括至少两种羟值不同的聚醚多元醇。
进一步的,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35-60份羟值为400-47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蔗糖聚醚多元醇、10-20份羟值为360-500mgKOH/g的蔗糖聚醚多元醇及0-30份羟值为720-810mgKOH/g的二胺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量喷淬喷管装置
- 下一篇:通用串行总线外部媒体介质电源放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