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杯盖结构及保温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6694.9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1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义通;赵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黄文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杯盖 结构 保温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杯盖结构及保温杯,所述保温杯盖结构包括,不锈钢双层真空件、蜂巢隔层、不锈钢外盖层及塑胶层;所述不锈钢双层真空件包括第一保温隔层,第一保温隔层上方形成容纳槽,所述蜂巢隔层置于容纳槽内形成第二保温隔层;所述不锈钢外盖层将所述容纳槽盖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塑胶层将所述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侧面包裹。本发明通过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第一保温隔层与第一保温隔层上方的容纳槽容纳的蜂巢隔层配合,使得在经过第一保温层的热量在进入蜂巢隔层后由蜂巢隔层形成热量回传,从而防止热量传导流失,再加上不锈钢双层真空件被塑胶层包裹,防止热量从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外层传导出来,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盖结构及保温杯,尤其是指一种保温杯盖结构及保温杯。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保温杯的杯盖采用的保温结构是通过在杯盖中填充隔热材料进行保温,该种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保温效果并不好。而有的杯盖采用真空结构进行保温,但是该领域使用的真空技术很难做到杯盖隔层的完全真空,目前要实现完全真空需要非常高的成本,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并不实用。而且现有的真空隔层结构都是单层结构,常规保温杯盖采用传统材质及单一成型的工艺进行制作,产品的可靠性较差。同时由于杯盖的保温性能太差、保温层单一、散热过快,造成消费者使用体验感不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保温杯杯盖的保温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杯盖结构及保温杯,以提高保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杯盖结构,所述保温杯盖结构包括,不锈钢双层真空件、蜂巢隔层、不锈钢外盖层及塑胶层;所述不锈钢双层真空件包括第一保温隔层,第一保温隔层上方形成容纳槽,所述蜂巢隔层置于容纳槽内形成第二保温隔层;所述不锈钢外盖层将所述容纳槽盖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塑胶层将所述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侧面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蜂巢隔层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蜂巢腔体构成,所述蜂巢隔层与所述容纳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隔层为真空腔体,真空腔体内设有吸气剂。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层的上端外表面及下端外表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两个环形槽内分别设有硅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盖层与所述塑胶层之间通过卡筋扣合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层上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盖层设有提手环,所述提手环通过不锈钢卡钉连接在不锈钢外盖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外盖层套设有塑料件卡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保温杯,所述保温杯包括保温杯体及如上所述的保温杯盖结构,所述保温杯体上设有真空保温层,所述保温杯的杯口与塑胶层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杯的杯口设有内螺纹,所述保温杯盖结构的塑胶层上设有外螺纹,杯口的内螺纹与保温杯盖结构的塑胶层上的外螺纹相适配。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第一保温隔层与第一保温隔层上方的容纳槽容纳的蜂巢隔层配合,使得在经过第一保温层的热量在进入蜂巢隔层后由蜂巢隔层形成热量回传,从而防止热量传导流失,能够起到双层保温的效果,再加上不锈钢双层真空件包裹着塑胶层,防止热量从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外层传导出来,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温效果;同时由于塑胶层只包裹在不锈钢双层真空件的侧面,能够避免塑胶层直接与热量源接触,不会挥发毒素和微塑料颗粒,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持架窗孔倒角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常流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