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喷孔的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6767.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冬涛;张光德;宋巍;周文韬;张嘉诚;罗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61/10 | 分类号: | F02M61/10;F02M61/18;F02M51/06;F02M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喷油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喷孔的喷油器,包括喷油嘴和喷油器主体,所述喷油嘴安装在所述喷油器主体的下端,所述喷油嘴包括针阀底座、内轴针和外轴针,所述针阀底座下端部周向匀布有多个喷油孔,所述内轴针和外轴针安装在所述针阀底座的内腔,并与所述针阀底座形成第一盛油槽,所述内轴针和外轴针呈交叉※形分布,所述内轴针和外轴针的下端端部均设有球形凸起,所述球形凸起与所述喷油孔一一对应,当内轴针和外轴针分别上升或下降时,分别控制一部分的所述喷油孔开启或闭合。本发明提供的可变喷孔的喷油器,其通过改变喷孔数以适应发动机不同负荷下对供油量的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油喷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喷孔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逐渐增多,电控喷油器的使用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同时减小了有害物的排放。
电控喷油器通过电磁阀的开闭决定了是否喷油,通电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喷油量的多少,能够合理的控制喷油正时。但发动机燃烧方式的不断发展,对电控喷油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小油量情况下,电磁阀开启时间短,控制精度较差。2、喷油压力固定,只能通过调节喷油持续期控制喷油量,不能适应低速小负荷缓喷油和高速大负荷急喷油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专利CN 203248299 U公开了一种小缸径涡流室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嘴包括针阀和针阀体,二者研磨配对使用,通过设计针阀和针阀体的尺寸,控制喷油嘴流通面积,进而达到控制喷油油压和喷油量的目的,针阀和针阀体完成装配后,针阀在针阀体中的最大升程为0.18-0.4mm,在针阀升程最大处,流通面积不大于0.18mm2。这种喷油嘴虽然可以改变流通面积,但流通面积由针阀上下位置决定,对针阀上下位移精度要求很高。
中国专利CN 106762303 A还公开了一种控制商用车用柴油机小油量时喷射稳定性用孔式喷嘴,喷油嘴包括针阀和针阀体,针阀头部由两级阶梯组成,第一级阶梯高度为针阀最大升程的0.2-0.8倍,第一级阶梯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级阶梯的直径,在小针阀升程时,减小燃油在压力室内针阀头部与针阀体之间的环形流通截面积,使之小于喷孔面积,实现小油量时燃油喷射的精确控制;针阀体上部的内径与针阀的外径相同且为间隙配合,形成高压燃油的轴向密封面,针阀体下部椎体和针阀头部凸台形成控制高压燃油喷射的喷油嘴密封锥面;喷油嘴的针阀体下部外径在11-13mm之间。此发明保证了大循环供油量的喷射可靠性和动力性的同时,改善了小油量时喷油嘴的燃油流动性能,提高了小油量的喷射稳定性,但该专利也存在着对针阀上下位移控制精度较难问题。
以上两个专利都是针对针阀与针阀体之间的环形流通面积,进而控制喷油速率和喷油量的目的。中国专利CN 103362710 A还公开了一种可变喷孔式电控喷油器,此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给可变喷孔式电控喷油器,包括电控执行器部分、喷油嘴、喷油器体,电控执行器部分、喷油嘴分别安装在喷油器体的上下两端,喷油嘴包括针阀、针阀底座,针阀安装在针阀底座里,并与针阀底座形成盛油槽,针阀底座的下端部从下至上依次开有主喷油孔和副喷油孔,针阀下端部为双密封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锥形密封面和柱形密封面,柱形密封面密封主喷油孔、锥形密封面密封副喷油孔,当针阀上升时,副喷油孔先于主喷油孔联通盛油槽。此发明不仅有利于多次喷射过程中对小油量喷射进行控制,还可以使主喷射和靴型喷射相结合,进而改善喷油效果,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与前两种专利相比,该专利以改变喷油孔为出发点,达到控制喷油量的效果,也存在着对针阀上下运动位置的精确控制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柴油机小油量控制精度以及低速小负荷和高速大负荷柴油机对喷油量和喷油速率的要求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喷孔数可变喷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装饰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穿孔机数字化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