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绳张紧系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7289.9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伊丽莎白·A·基尔戈;皮埃尔·A·帕克塔纳克;马修·C·帕默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F3/14;A63B55/00;A63B5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汤慧华;郑霞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绳 系统 | ||
1.一种用于包袋的带,所述带包括:
泡沫芯部,所述泡沫芯部具有:附接至所述包袋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端;附接至所述包袋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端;以及通道,所述通道由所述泡沫芯部限定并且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以及
张紧元件,(i)所述张紧元件布置在所述通道内,(ii)所述张紧元件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大部分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iii)所述张紧元件能够在收紧状态与松弛状态之间移动,并且(iv)所述张紧元件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附接至所述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张紧元件在所述收紧状态下将力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以改变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位置并且使所述泡沫芯部的内边缘和外边缘朝向或远离所述泡沫芯部的中央屈曲以获得S形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改变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相对位置包括改变所述泡沫芯部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还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由所述泡沫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操作成使所述张紧元件在所述收紧状态与所述松弛状态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其中,所述致动机构在使所述张紧元件从所述松弛状态向所述收紧状态移动时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同时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其中,所述致动机构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操作成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将所述张紧元件保持处于所述收紧状态,并且所述锁定机构能够操作成在第二操作模式中将所述张紧元件保持处于所述松弛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泡沫芯部包括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长度布置的一系列间隙,所述间隙允许所述泡沫芯部在所述张紧元件从所述松弛状态向所述收紧状态移动时屈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其中,所述间隙包括在从所述泡沫芯部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外边缘中的至少一者朝向所述泡沫芯部的所述中央延伸的方向上减小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其中,所述张紧元件横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其中,在所述张紧元件从所述松弛状态向所述收紧状态移动时,所述间隙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中,所述泡沫芯部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第二边缘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长度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并且布置在所述泡沫芯部的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反的一侧,所述张紧元件的所述第一部分邻近于所述第一边缘延伸,并且所述张紧元件的所述第二部分邻近于所述第二边缘延伸。
11.一种用于包袋的带,所述带包括:
泡沫芯部,所述泡沫芯部具有:附接至所述包袋的第一位置的第一端;附接至所述包袋的第二位置的第二端;以及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长度布置的一系列间隙;以及
张紧元件,(i)所述张紧元件横过所述泡沫芯部的间隙,(ii)所述张紧元件沿着所述泡沫芯部的大部分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iii)所述张紧元件能够在收紧状态与松弛状态之间移动,并且(iv)所述张紧元件包括附接至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附接至所述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张紧元件在所述收紧状态下将力施加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以改变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相对位置并且使所述泡沫芯部的内边缘和外边缘朝向或远离所述泡沫芯部的中央屈曲以获得S形构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其中,改变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相对位置包括改变所述泡沫芯部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经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2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锁安全离线开锁密码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通道特征融合人脸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