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泡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7325.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金亚东;杨承翰;别大奎;朱正平;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0 | 分类号: | C08L23/20;C08L5/08;C08L77/06;C08L23/06;C08L23/12;C08K5/134;C08K3/34;C08K5/098;C08K13/02;C08K3/04;C08J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储照良 |
地址: | 3150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制品 | ||
1.一种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聚-4-甲基-1-戊烯和补强剂经超临界发泡工艺制备而成,所述补强剂的粒径为40nm-100nm;制备所述发泡材料的原料还包括着色剂,制备所述发泡材料的原料还包括:分散剂、润滑剂、荧光增白剂和发泡剂中可接受其它聚烯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聚-4-甲基-1-戊烯和所述补强剂的质量比为100:(0.05-5);所述补强剂选自二氧化硅、银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二氧化锆、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酸钡、纤维素纳米晶和甲壳素纳米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临界发泡工艺的工艺条件为:均相体系发泡压力为(10-40)MPa,发泡温度为(220-280)℃,均相体系的饱和时间为(5-200)min,泄压速率为(50-500)MPa/s,反应釜冷却速率为(1-2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棒状结构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为碳纳米管、纤维素纳米晶和甲壳素纳米晶中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发泡工艺所采用的发泡剂为二氧化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无机金属类着色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泡材料中,以重量份计,所述聚-4-甲基-1-戊烯为1000份,所述补强剂为0.5-50份,所述着色剂为0.1-30份,所述分散剂为0.1-10份,所述润滑剂为0.1-10份,所述荧光增白剂为0.1-10份,所述其它聚烯烃为0.1-1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选自:铁黑、铁黄、铁红、铁黑、铁绿、铁棕,铁紫、铅铬绿、锌绿、锡绿、铁绿、铅铬橙、铅铬红、锡红、铁红、红丹、铬黄、福黄、锌黄、铁蓝、群青、氧化锌、锌钡白、钛白、碳黑、酞青颜料、还原颜料、杂环颜料、偶氮颜料、硝基颜料和亚硝基颜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丙烯酸钠、羟乙基淀粉、硅酸钠、醚、羟甲基纤维素、脂肪醇、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钙乳液、石油烃蜡、微晶蜡和氧化聚乙烯蜡中一种或多种;
所述荧光增白剂选自:吡唑啉型增白剂、二苯乙烯型增白剂、丙苯氧氮茂型增白剂、豆香素型增白剂和苯二甲酸酰胺型增白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其它聚烯烃 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丙烯腈、聚氧化乙烯、聚甲基丙烯酸、聚1-丁烯和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3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过渡电阻预测方法
- 下一篇: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