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7783.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田景红;林志伟;鄂世举;王冬云;王国剑;冯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方德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机 端盖组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安装座,所述壳体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容纳壳体的凹槽,导线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夹持片,两个所述夹持片通过改变间距来夹持驱动电机的通电导线,所述导线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座的一侧。本发明的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通过设置壳体安装座,使得壳体能够安装在壳体安装座内,从而限制壳体的运动;通过在壳体安装座的一侧设置导线固定组件,用于夹持通电导线,从而避免导线任意弯曲,进而避免在将端盖压入壳体的过程中,通电导线被压坏;通过在导线固定组件中设置两个相对的夹持片,有利于导线固定组件对通电导线的夹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主要包括端盖、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定子和安装在定子内的转子,通过对定子和/或转子通电,从而驱动转子转动,通电导线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引出至壳体外。
在驱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具体地,在将端盖压入壳体的过程中,由于通电导线为柔性且向任意方向弯曲,所以容易导致通电导线被压坏,进而提高生产的不可格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及方法,以解决驱动电机在组装过程中,通电导线容易被压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包括:
壳体安装座,所述壳体安装座上设有用于容纳壳体的凹槽,
导线固定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夹持片,两个所述夹持片通过改变间距来夹持驱动电机的通电导线,所述导线固定组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夹持片的中部向另一个所述夹持片弯曲,所述导线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座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导线固定组件包括夹持片安装座,所述夹持片安装座与所述壳体安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片分别与所述夹持片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线固定组件包括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夹持片是否对通电导线进行夹持。
优选地,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检测开关包括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片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包括端盖安装座和用于驱动所述端盖安装座相对所述壳体安装座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端盖安装座与所述壳体安装座同轴线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开关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安装座和/或所述壳体安装座的外周设有用于避让通电导线的避让槽。
优选地,两个所述夹持片中的至少一个为弹性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端盖组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安装有转子的壳体和端盖放置在所述壳体安装座和所述端盖安装座中;
将驱动电机的通电导线压入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
控制所述端盖安装座向所述壳体安装座运动,直至所述端盖安装座将端盖压入转子的外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驱动电机端盖组入装置通过设置壳体安装座,使得壳体能够安装在壳体安装座内,从而限制壳体的运动;通过在壳体安装座的一侧设置导线固定组件,用于夹持通电导线,从而避免通电导线任意弯曲,进而避免在将端盖压入壳体的过程中,通电导线被压坏;通过在导线固定组件中设置两个相对的夹持片,便于通电导线进入两个夹持片之间,有利于导线固定组件对通电导线的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方德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方德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EMI滤波器
- 下一篇: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