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8068.3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齐;程述武;彭益;庄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终端设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层设置的玻璃盖板、LCD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指纹识别传感器;其中,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以及设置在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的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的厚度不小于5μm。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LCD屏内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终端设备,避免红外光信号的牛顿环产生,使得红外光指纹识别信号在指纹识别终端设备上有效穿透并精确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LCD屏内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感测和匹配是一种可靠且广泛使用的技术。指纹识别的常见方法涉及扫描样本指纹或其图像并存储指纹图像的图像和/或独特特征,可以将样本指纹的特征与已经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参考指纹的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用户的正确识别,例如用于验证目的。特别地,目前屏内(in display)指纹识别凭借其易操作性和多功能性以及适用于紧凑型便携式电子设备,而变得越来越流行。
LCD屏内指纹识别显示设备明显要比OLED屏内指纹识别显示设备具有更大的使用场景范围和更好的成本优势,但是,基于LCD显示器的屏内指纹识别显示设备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无法兼顾指纹识别信号在LCD模组上的有效穿透和精确收集。
在LCD显示器的屏内指纹识别显示设备中,如图1所示,通过识别按压覆盖在LCD显示屏上的玻璃盖板140上的指纹;指纹识别单元110放置在背光模组下方,携带生物指纹信息的红外光至少需要穿透LCD模组130、背光模组120和玻璃盖板140而到达指纹识别单元110。如图2-3所示,当红外光穿过背光模组120的导光板12及反射片11时,容易产生牛顿环,影响红外光信号的精确收集。显示设备中造成牛顿环主要原因是指纹挤压LCD显示屏时使背光模组120的导光板12向下凸起,产生牛顿环。牛顿环属于等厚干涉的一种,等厚干涉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变化均匀、折射率均匀的薄膜上、下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条纹.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条干涉条纹,故称等厚干涉。牛顿环现象是由平凸透镜下凸面和平面透镜的上平面(即两透镜间的空气薄膜的上下表面)所分别反射的光线产生干涉的结果。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背光模组的整体设计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LCD屏内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终端设备,避免红外光信号的牛顿环产生,使得指纹识别信号在指纹识别终端设备上有效穿透并精确收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LCD屏内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终端设备,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层设置的玻璃盖板、LCD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一侧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反射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的透光结构。为避免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产生的牛顿环对指纹识别信号之影响,所述透光结构的厚度不小于5μm。
本发明的指纹识别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设置透光结构,消除或减弱了导光板下凸面和反射片的上平面之间等厚干涉的产生,从而避免红外光信号的牛顿环产生,使得指纹识别信号在指纹识别终端设备上有效穿透并精确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用以发射和/或接收生物指纹光学信号;所述生物指纹光学信号为红外光;所述透光结构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生物指纹光学信号的波长的10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结构呈辐射状分布,近指纹识别区域的所述透光结构之密度高于远指纹识别区域的所述透光结构之密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近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透光结构之厚度高于远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透光结构之厚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结构设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或者反射片的反射面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结构设置于一透光片上。所述透光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鲜牛肉的保鲜方法
- 下一篇:电力市场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