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8217.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郑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陈珊珊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紧急 救援 服务 升级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主要包括:救援中心后台接收并解析车辆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发送的车况数据,为所述车况数据建立标识信息;服务坐席工作台定期检测所述救援中心后台中所述车辆的车况数据的标识信息是否有更新;若有更新,则进行紧急救援服务级别的提升。本发明能够根据车辆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情况来自动进行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从而提高紧急救援服务的紧急程度,为车主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紧急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车联网紧急救援服务简称E-Call服务(Emergency Call),以地理数据为基础,以车辆和公共救援机构为核心,通过呼叫中心,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服务坐席在第一时间通过联系事故地附近的PSAP(“Public-safety answering point”公共安全应答点),为服务车辆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及安全服务。
车联网服务除了E-Call之外,还有B-Call、I-Call、D-Call、R-Call等等。B-Call(Breakdown Call)指一般性的道路故障救援服务,与E-Call的车辆自发性紧急联络不同,这是联络普通道路救援的通道。I-Call(Information Call)指信息服务,主要是通过车机为车主提供的电话、新闻、股票等服务,旨在给车主提供有关新服务和应用的信息。D-Call(Destination Call)指目的地设置服务,也就是通常使用频次最高的导航服务。R-Call(Reservation Call)指预定服务,例如为车主提供酒店预定,鲜花预定,高尔夫球场预定等。
用户在用车遇到困难或者遇到交通事故等情况时,需要通过车辆上提供的E-call或B-call或I-call等服务来联系呼叫中心。假若用户手动拨打E-call紧急电话正在进行紧急救援服务时,车辆又发生了二次碰撞事故,此时用户无法及时向呼叫中心告知车辆情况,E-Call服务中心也就无从获知事态的严重程度,从而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紧急救援服务。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紧急救援服务中心不能根据车辆二次碰撞情况自动升级救援服务水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包括:救援中心后台接收并解析车辆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发送的车况数据,为所述车况数据建立标识信息;服务坐席工作台定期检测所述救援中心后台中所述车辆的车况数据的标识信息是否有更新;若有更新,则进行紧急救援服务级别的提升。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从所述救援中心后台获取所述车辆的更新后的车况信息,据以向所述车辆提供更高级别的紧急救援服务。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救援中心后台接收并解析所述车辆在需要紧急救援服务时发送的车况数据,为该车况数据建立标识信息;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接收所述车辆在需要紧急救援服务时发送的通话请求,并建立通话;从所述救援中心后台获取所述车辆的车况信息,据以向所述车辆提供初始级别的紧急救援服务;所述救援中心后台在将该车况数据提供至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后,清除其标识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的升级方法,应用于救援中心后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解析车辆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发送的车况数据;为所述车况数据建立标识信息,以使服务坐席工作台监测到所述标识信息时进行紧急救援服务级别的提升;接收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在提升紧急救援服务级别后发送的获取车况数据的请求;将所述车况数据提供至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车况数据提供至所述服务坐席工作台之后,清除所述车况数据的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