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822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永顺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A41D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王馨仪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遮罩,通过将弹性支撑结构结合于罩体上,以令该弹性支撑结构作为该遮罩的骨架,并产生弹性作用力,以提供一夹持力予人脸,故本发明的遮罩不需以耳挂带吊挂于人耳上,不仅便于配戴,且能有效夹紧于人脸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罩,尤指一种适用于人脸的遮罩。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耳挂式口罩1由一罩体10与分别设于该罩体10左右两侧的耳挂带11所组成。
然而,耳挂带的松紧度容易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及口罩的防护效果,且配戴口罩时间过长或使用方式不正确,皆可能造成耳挂带的松紧度下降。例如,若该耳挂式口罩1的耳挂带11过松时,则使用者的脸部与耳挂式口罩1之间的密合度不佳而产生缝隙,导致空气由缝隙中被吸入,进而影响耳挂式口罩1的性能;反之,若该耳挂带11过紧时,使用者的脸部会感受紧绷而产生不适感,且在长时间穿戴后,更会因耳挂带11施加于耳朵上的压力,增加耳朵的不适。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耳挂式口罩的种种问题,实为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遮罩,包括:定义有相对的第一遮部与第二遮部的罩体;以及结合该罩体的弹性支撑结构,以令该弹性支撑结构产生弹性作用力,使该罩体的第一遮部与第二遮部相互靠近。
前述的遮罩中,该罩体基于中线分隔出该第一遮部与第二遮部。例如,该第一遮部相对该中线的端缘与该第二遮部相对该中线的端缘相互靠近。
前述的遮罩中,该罩体形成有折叠部,以供沿该中线的延伸方向相应折叠或展开该罩体。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为绝缘体或金属体。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为记忆金属体。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为条状体。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沿该罩体的边缘配置。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对称分布于该第一遮部与该第二遮部上。
前述的遮罩中,该弹性支撑结构嵌埋于该罩体中。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遮罩主要借由该弹性支撑结构的配置,以令其作为该遮罩的骨架,并产生弹性作用力,以提供一夹持力予人脸,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遮罩不需以耳挂带吊挂于人耳上,不仅便于配戴,且能有效夹紧于人脸上,以避免因耳挂带的松紧度而降低该遮罩的舒适度及防护效果。
此外,若该弹性支撑结构包含记忆金属材质,使用者可依人脸轮廓调整该弹性支撑结构的形状,使该罩体能有效贴覆于人脸,以强化该遮罩的防护效果,且该弹性支撑结构的形状因可维持呈现使用状态的形状而能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口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遮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2的弹性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A、图2A’及图2A”为本发明的遮罩的不同实施例的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2B、图2B’为图2的遮罩的不同实施例的展开平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的遮罩的使用过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遮罩于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耳挂式口罩 10罩体
11耳挂带 2,2’,3遮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永顺,未经邱永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