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8628.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5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徐菁;张鹏;刘德兵;王绍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Q5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学者 流动 计算方法 | ||
1.一种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待研究学者在研究领域下的论文数量时间序列和专利数量时间序列,及学者发表的论文集合和申请受理的专利集合;
步骤S2,在所述论文数量时间序列和所述专利数量时间序列中,计算申请受理的专利数量与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占比,得到待研究学者的研究领域技术成熟度值;
步骤S3,在所述论文集合和所述专利集合中,选择论文发表时间在专利受理时间之前的可转化论文,计算所述可转化论文与受理专利的文本相似度,根据所述文本相似度得到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
步骤S4,根据所述论文集合和所述专利集合构建学者合作和引用网络,利用所述学者合作和引用网络计算获得待研究学者的产业影响力值;
步骤S5,将所述待研究学者研究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值、所述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和所述待研究学者的产业影响力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将计算结果映射至(0,1)区间;
步骤S6,综合计算归一化处理后的待研究学者研究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值、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和待研究学者的产业影响力值,得到待研究学者的跨界流动概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者发表的论文集合包括待研究学者的每一篇发表论文的发表时间、标题和摘要、每一篇发表论文的合作者名称和工作单位、每一篇发表论文的所有施引论文和专利的作者名称及工作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受理的所有专利集合包括待研究学者的每一篇申请专利的受理时间、标题和摘要、每一篇申请专利的合作者名称和工作单位、每一篇申请专利的所有施引论文和专利的作者名称及工作单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所述文本相似度前,需要对论文和专利的文本数据抽取关键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在所述论文集合和所述专利集合中的待研究学者发表的所有论文和申请受理的所有专利选择论文发表时间在专利受理时间之前的可转化论文;
根据从可转化论文和专利中抽取的关键词,计算所述可转化论文与受理专利的文本相似度;
综合计算所述文本相似度和所述申请受理的专利数量,得到所述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文本相似度的方法采用余弦相似度、最长公共子串、编辑距离、汉明距离、Jaccard相似性系数、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的计算公式:
其中,Vsp表示待研究学者的技术创新竞争力值,n表示待研究学者申请受理的专利数量,m表示待研究学者的论文数量,vi表示第i个论文的向量表示形式,vj表示第j个专利的向量表示形式,符号cos表示余弦相似度函数,用于计算vi和vj之间的文本相似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者跨界流动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者合作和引用网络中,节点包括待研究学者、合作者和引用者,边表示合作者与待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或引用者与待研究学者之间的引用关系,边的权重表示引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或合作论文和专利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86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