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滑床板以及转辙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9284.X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柴文博;亓云飞;袁宝军;冯毅;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00 | 分类号: | E01B7/00;E01B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床板 以及 转辙器 | ||
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道岔滑床板。该道岔滑床板包括:基板;滑床台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托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滑床台板的对侧;其中,所述托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自润滑滚动机构,所述自润滑滚动机构的顶点的高度高于所述滑床台板表面的高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尖轨的转换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尖轨产生不足位移,且安装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铁路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滑床板以及转辙器。
背景技术
铁路道岔转辙主要依靠两根尖轨的扳动,扳动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或斥离来实现车辆由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转换过程中,由于尖轨与滑床板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尖轨产生不足位移,出现尖轨与基本轨无法密贴的现象,威胁了行车安全。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涂抹润滑油或者在滑床台一侧设置滚轮的方式来减小尖轨与滑床台之间的摩擦力。关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一些技术问题:例如涂抹润滑油的方式养护维修工作量大,且阻力减小不明显,而滚轮装置成本较高,安装调试较复杂,且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滚轮高度会下降,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增加了养护维修的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岔滑床板以及转辙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道岔滑床板,包括:
基板;
滑床台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托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滑床台板的对侧;
其中,所述托架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自润滑滚动机构,所述自润滑滚动机构的顶点的高度高于所述滑床台板表面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润滑滚动机构包括球形套、第一滚珠以及多个第二滚珠,其中
所述球形套固定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第一滚珠部分镶嵌于所述球形套中,并可在其中转动;
所述多个第二滚珠位于所述球形套和所述第一滚珠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滚珠平铺或嵌设于所述球形套的内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珠顶面的高度高于尖轨底面的高度,且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高度差为0.5mm-1.5mm。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时,位于所述球形套外侧的所述第一滚珠的外表面距离所述尖轨轨肢的最近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1mm-3mm。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润滑滚动机构包括第一自润滑滚动机构和第二自润滑滚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自润滑滚动机构靠近所述基本轨,所述第二自润滑滚动机构的顶点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自润滑滚动机构,且具有第二高度差,所述第二高度差为0.5mm-1.5mm。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润滑滚动机构中,
第一滚珠顶面的高度比所述尖轨底面的高度高0.5mm-1.5mm,且
当所述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时,位于所述球形套外侧的所述第一滚珠的外表面距离所述尖轨轨肢的最近距离为1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宠物猫狗的语音识别投食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螺丝的准确落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