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939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年;王江峰;孔庆鑫;冯珀楠;张琛;倪欣悦;魏宗昊璇;邵林龙;王兴旺;郑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5 | 分类号: | G01N21/85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集料 形态 特征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采集机构、处理机构以及显示单元;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和输入设定集料的采集参数;
采集机构,用于放置集料并采集集料的3D点云坐标信息,并将所采集的3D点云坐标信息传输给处理机构;
处理机构,接收采集机构所传输的3D点云坐标信息和显示单元所输入的采集参数,从3D点云坐标信息中提取、计算得出集料的形态特征参数,并根据采集参数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指标评价,通过显示单元显示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机构包括箱体(3)以及置于箱体(3)内的采集组件以及直线滑台模组(21);所述采集组件置于直线滑台模组(21)上方;当集料置于直线滑台模组(21)上并随着直线滑台模组(21)滑动时,采集组件固定并对通过其下方的直线滑台模组(21)上的集料进行扫描并采集集料的3D点云坐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组件包括双目相机(6)以及置于双目相机(6)上的线激光灯(62);所述双目相机(6)固定在箱体(3)上且位于直线滑台模组(21)上方;所述双目相机(6)对通过其下方的直线滑台模组(21)上的集料进行扫描并采集集料的3D点云坐标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台模组(21)包括一个密封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底板(2110),所述底板(2110)上分别设置依次连接的控制器(212)、电机驱动器(213)以及电机(211);所述底板(2110)上设置有与壳体外部相连通的电源接口(216);
所述底板(2110)上还设置有两个挡块(217)且两个挡块(217)通过滑动轴承(215)相连;所述滑动轴承(215)与电机(211)相连;所述滑动轴承(215)上设置沿滑动轴承(215)的轴向滑动的第一滑块(214);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位于底板(2110)上方的导轨(219);所述导轨(219)上设置有沿导轨(219)的轴向滑动的第二滑块(218),第二滑块(218)置于第一滑块(214)的上方且与第一滑块(214)相连;集料置于第二滑块(218)上并随第二滑块(218)在其轴向上滑动;
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均与控制器(212)相连的导轨启动按钮(14)以及导轨暂停按钮(15);启动导轨启动按钮(14)时,通过控制器(212)控制电机驱动器(213)驱动电机(211)带动滑动轴承(215)做直线运动,使得第一滑块(214)在滑动轴承(215)上滑动时能带动第二滑块(218)以及第二滑块(218)上的集料在导轨(219)上同步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台模组还包括置于第二滑块(218)上的托盘(22);集料置于托盘(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点云数据的集料形态特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为框架结构,所述箱体(3)的内设置有照明壁灯(7);所述箱体上分别设置有驱动USB接线(20)、电源开关(18)、电源插头(19)以及散热孔(17);所述电源开关(18)与电源插头(19)相连;所述散热孔(17)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3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寻呼失败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定子结构及电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