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9535.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燕群;赖涛;魏玺章;黄海风;朱祥维;王青松;王小青;李聪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41 | 分类号: | H04W12/041;H04W12/02;H04W12/03;H04W12/06;H04W12/122;H04L29/06;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信道 特征 安全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包括:提取发送设备的射频指纹,作为身份密钥;提取信道特征,作为信道密钥;基于身份密钥、信道密钥生成发送端的物理层种子密钥和接收端的物理层种子密钥;根据生成的种子密钥对应产生密钥流sA和sB;发送端利用密钥流sA对调制后信号进行物理层加密并发送,接收端利用密钥流sB对接收信号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进行物理层解密;否则,报错并重新进行身份认证。本发明提供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利用无线信道特征中射频指纹的唯一性,基于无线信道随机性、唯一性以及等内在属性实现内生安全通信,将认证、加密与传输融为一体,增强了信道整体的防御效果,提高了安全性能,提高了信息安全处理效率。
技术邻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通信技术邻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节点终端的移动性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令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目前,无线通信网络安全业务主要包括访问控制、实体认证、数据来源认证、数据完整性、机密性、不可否认性、安全响应和安全性审计等,因此需要从认证、加密和传输三个功能对无线通信安全问题进行阐述。
首先,认证一般通过安全协议进行,实际系统通过安全协议实现通信双方之间的认证、密钥及其他秘密的分配、发送和接收信息不可否认性的确认等,其中所采用的安全协议为认证协议。认证协议的实现是基于密码机制,即如果通信一方声称知道某个秘密,则另一方据此验证其声称的身份。无线网络环境中,通信双方如何安全地建立回话密钥是认证协议的关键,是安全通信的基础。
其次,加密是通过密码机算法的私密性和初始分发密钥的私密性,利用计算复杂度,保证密码流的安全性。现有加密方式主要包括公钥/私钥加密体制和量子加密。目前量子加密主要功能是量子密钥分发,它是利用量子的纠缠态分发密钥,通信的双方分别持有纠缠的量子,然后通过随机改变量子的状态,通信双方通过对量子状态的测量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的密钥。
最后,传输一般是指信号传输。为了实现信息的抗截获、抗干扰传输,传统的做法主要有:跳频、扩频、混沌等。这些做法可以从噪声(干扰)的再利用角度去考虑分析。如跳频调制,可以从噪声抑制的角度去分析;扩频调制则可以看作是噪声掩盖技术;混沌调制利用类噪声混沌序列的随机特性来隐藏信号。
一般的认证、加密和传输三种手段虽然从功能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三者独立去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容易受到攻击。换个角度来看,逐个功能进行攻击所需的代价要远小于所有功能进行攻击。比如,“中间人”认证攻击在物理层进行,但是上层却无法察觉并予以预防;
(2)无线信道的开放性是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从安全角度来看,认证的目的是身份验证,加密的目的是信息保护,传输的目的是信号隐蔽。认证和加密如果脱离信道去实现的话,必然容易受到信道层面的攻击。比如,侧信道攻击就可以加速密码破译。因此,脱离问题的根源去解决问题,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3)认证和加密都是基于密钥的安全管理与分发为前提的,但随着无线通信网络节点数目的剧增,密钥的安全管理与分发面临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的通过认证、加密和传输三种手段实现的安全通信方法,存在无法实现全面保护、实现效率低下且保护力度不够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发送设备的射频指纹,作为身份密钥K;
S2:提取信道特征,作为信道密钥K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