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00-2000MHz宽带数字TR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0303.0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季帅;王敬东;关炀;王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03;G01S13/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0 2000 mhz 宽带 数字 tr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00‑2000MHz宽带数字TR组件,发射状态下,FPGA通过频率控制字、波形控制字、初相控制字控制DDS产生中频为400MHz的相应波形信号,经混频器与本振分配电路中的1600MHz或4600MHz的低本振信号产生频率分别为2000MHz或5000MHz的高中频信号,经开关滤波组的滤波选择作用,与本振分配电路中的频率分别为2300‑3000MHz或6‑7GHz的高本振信号完成混频作用,分别产生频率覆盖300‑1000MHz和1000‑2000MHz的发射信号,并由环形器完成收发切换作用。本发明将300‑2000MHz的频率范围划分为两个频段分别进行变频处理,并最终实现低速ADC和DAC分别实现波形产生和回波采样处理,降低了数字组件预处理的难度,避免变频引入的带内杂散,组件具有低成本、集成度高、设计灵活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领域,尤其是一种TR组件,主要针对L波段宽带有源数字相控阵雷达前端设计。
背景技术
有源相控阵(AES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雷达新技术。与传统的单脉冲、脉冲多普勒等雷达技术相比,相控阵技术将给雷达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AESA技术的优点表现在雷达波束在空间可以非常迅速的自由跳变。可以保持天线阵面不转动而使雷达波束指向任意空域,也可以转动天线而波束在一定时间内固定指向某个区域,这都是传统机械转动雷达不能完成的。AESA的成功应用是对传统机载雷达的一次革命,极大地扩展了雷达的应用领域,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性能。
数字收发系统是雷达各大子系统的关键系统之一,是今后数字阵体制雷达的核心。传统的有源相控阵的收发系统存在体积大、笨重、射频电缆多、幅相控制精度低、控制不灵活等缺点,不适合现代数字阵雷达发展的趋势。此系统还具有高灵敏度、高信噪比,并且具存实时处理能力。可见,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L波段数字收发系统十分必要。
L波段数字收发系统的研究,大都是采用一次混频方式,把L波段射频信号搬移到中频,在中频进行数字下变频(DDC)和数字信号产生(DDS),随着射频综合孔径、多功能任务系统的需求愈发强烈,亟需宽带数字组件的发展予以支持。300MHz-2000MHz覆盖了雷达、导航、通信、敌我识别等不同应用,需要射频前端,特别是数字组件能够覆盖全频带,以适应不同频率所完成的不同功能切换。目前300-2000MHz的宽带数字TR组件尚未见报道,若采用射频直接产生和采样的方式完成300-2000MHz的宽带数字TR组件设计,则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高采样率(避免奈奎斯特重叠)引入的高设计难度和高成本,亟需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300-2000MHz宽带数字TR组件。针对L波段宽带有源数字相控阵雷达前端设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00-2000MHz宽带数字TR组件,包括接收链路、发射链路和本振分配电路;
发射状态下,FPGA通过频率控制字、波形控制字、初相控制字控制DDS产生中频为400MHz的相应波形信号,经混频器与本振分配电路中的1600MHz或4600MHz的低本振信号产生频率分别为2000MHz或5000MHz的高中频信号,经开关滤波组的滤波选择作用,与本振分配电路中的频率分别为2300-3000MHz或6-7GHz的高本振信号完成混频作用,分别产生频率覆盖300-1000MHz和1000-2000MHz的发射信号,并由环形器完成收发切换作用;
接收状态下,回波信号经300-2000MHz宽带低噪声放大作用后,由2300-3000MHz或6-7GHz的高本振信号完成混频作用,所得到的高中频信号经2GHz或5GHz的带通滤波器组成的开关滤波组的滤波选择作用后,再与1600MHz或4600MHz的低本振信号混频产生400MHz的中频信号,由满足带通采样定理的低速ADC配合FPGA完成采样、抽取、滤波作用,最终形成回波信号的基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视野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打印产品水磨及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