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0417.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婷;陈国昌;靳建伟;魏建兵;陈晓曦;陈超恒;刘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增隆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台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包括门架、顶模组件、侧模组件、边模组件、机械丝杆、行走组件和爬轨组件,顶模组件设有顶升液压缸和顶模板,侧模组件设有侧模液压缸和侧模板,边模组件设有边模液压缸和边模板,机械丝杆用于将所述侧模板以及所述边模板分别与所述门架顶紧固定。本发明可以实现隧道二衬施工时的快速支模和脱模,避免传统施工中需要反复拆卸大量脚手架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减少了耗材,同时其施工安全性更高,施工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二衬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隧道交通的高速发展,隧道的功能也在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交通功能,还增加了二衬管廊结构用于敷设各种管道,管廊空间需满足各种管道进行维修保养和巡查,使得隧道施工质量、安全和环保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二衬管廊在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其一般设置在隧道底部,二衬管廊顶部铺设道路结构满足车辆行驶。二衬管廊的施工要求时间短、质量好。
传统的二衬管廊施工采用传统工艺脚手架支撑法进行施工,其由人工将几千根钢管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受力平台,然后将木模板固定受力平台上,最后浇注混凝土和进行养护,混凝土达到要求后再拆除受力平台和钢管。此施工方法工作量大,受力平台及钢管需反复拆装,耗时、耗材且难以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其施工效率高、耗材少,而且施工安全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包括门架,所述门架下端设有支撑装置;顶模组件,设有顶升液压缸和顶模板,所述顶模板安装于所述门架上端,所述顶升液压缸安装于所述门架下端并可驱动所述门架上下移动;侧模组件,设有侧模液压缸和侧模板,所述侧模液压缸一端与所述门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模板连接,所述侧模液压缸可驱动所述侧模板侧向移动;边模组件,设有边模液压缸和边模板,所述边模液压缸一端与所述门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边模板连接,所述边模液压缸可驱动所述边模板侧向移动;机械丝杆,设有多套,分别安装于所述侧模板与所述门架之间以及所述边模板与所述门架之间,用于将所述侧模板以及所述边模板分别与所述门架顶紧固定;行走组件,设有行走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门架下端,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爬轨组件,设有爬轨液压缸和可拆卸安装于轨道上的爬轨连接座,所述爬轨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所述门架下端、另一端与所述爬轨连接座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隧道二衬施工台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隧道二衬施工台车施工时,通过行走组件带动门架进行移动,爬坡时可以通过爬轨组件进行辅助爬坡,移动至施工位置后通过支撑装置将门架支撑固定,顶升液压缸带动门架上移使顶模板移动至设定位置进行支模,侧模液压缸和边模液压缸分别带动侧模板和边模板移动至设定位置进行支模,并通过机械丝杆将边模板和侧模板与门架顶紧固定,然后编扎钢筋进行浇筑,最后脱模时先通过机械丝杆松开边模板和侧模板,然后再通过侧模板液压缸和边模板液压缸分别将侧模板和边模板脱模,最后通过顶升液压缸将门架下移带动顶模板脱模,本发明可以实现隧道二衬施工时的快速支模和脱模,避免传统施工中需要反复拆卸大量脚手架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减少了耗材,同时其施工安全性更高,施工质量更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模板设有连接板,所述侧模液压缸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设有竖向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由上往下、朝向所述侧模液压缸一侧倾斜的倾斜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装置设有支撑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安装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上端螺旋连接于所述门架下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杆外部套接有调节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送线等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雌性系黄瓜双单倍体再生植株及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