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0577.X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姜烨凡;陈思;李庚;陈锦杰;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时 切换 模式 吸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吸引器主体,所述吸引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吸引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远离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帽,所述吸引接头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弧形槽的槽底一侧开设有吸引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本发明通过在吸引接头内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能够将吸引孔密封,并将吸引孔的大孔径换成通孔的小孔径,在活动板上设置有挡板,挡板能够将通槽密封,使得吸引接头的底端不通,将心外吸引器转换成心内吸引器,本装置能够将心外吸引器和心内吸引器合二为一,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心脏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一根吸引管对心脏内部进行负压吸血,由于负压吸血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其存在着将心内膜吸附在吸血口的情况,此时即会造成管口堵塞,需要停止手术进行吸引管的调整,此时就会造成手术时间增长、手术风险提升的危害,损伤的心内膜会严重影响术后的心脏功能。
公开号为CN2043374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心内吸引管导管,该吸引管导管包括吸引管本体、设置在吸引管本体外端部的吸引接头和开设在吸引管本体内端部管壁上的吸血孔,所述的吸引管本体内端部还设置有防吸附机构。能够在吸血口处形成撑开罩,将吸血侧孔旷置于撑开罩内的宽敞空间内,防止心内膜被吸附,堵塞吸血口。
上述的吸引管导管虽然能够在吸血口处形成撑开罩,避免管口堵塞的情况发生,但是却不能将吸附在组织表面的残留的血液或分泌物快速地吸收,不能更好地暴露局部视野,影响进针、出针、组织切除等的位置的确认。需要在术中频繁更换心内吸引器及心外吸引器,影响手术的效率。因此,发明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心内吸引器不能将吸附在组织表面的残留的血液或分泌物快速的吸收;以及需要在术中频繁更换心内吸引器及心外吸引器,影响手术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心内吸引器不能将吸附在组织表面的残留的血液或分泌物快速的吸收;以及需要在术中频繁更换心内吸引器及心外吸引器,影响手术的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随时切换模式的心内吸引器,包括吸引器主体,所述吸引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吸引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引接头,所述吸引接头远离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孔洞,所述吸引接头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弧形槽的槽底一侧开设有吸引孔,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吸引孔相对应,所述吸引接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活动板的顶端一侧连接,所述吸引接头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通槽相适配,所述挡板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底板的中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设置有多个,多个弧形槽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与弧形槽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上的吸引孔和活动板上的通孔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吸引孔和通孔均呈等间距竖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相邻两个水平方向的吸引孔之间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设置为弧形结构,且导流槽开设于吸引接头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通槽设置有多个,多个通槽呈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通槽与多个活动板上的挡板一一对应,多个挡板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底板的中部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