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识别联用式探测装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1144.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0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兵;陈志强;李远景;孙尚民;李宁涛;胡煜;丁利;苏明跃;韩伟;杨永超;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海威视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9;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远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联用 探测 装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多模识别联用式探测装备和方法。该多模识别联用式探测装备(100)包括:激发光源组件(110),其在现场发射用于照射待检测的物体样品(1)的激发光;探测器组件(120),其在现场检测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以获得所述物体样品的分子光谱数据和原子光谱数据;光路组件(130),其将所述激发光引导至所述物体样品,并将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引导至探测器组件;和处理器(140),其从探测器组件接收所述分子光谱数据和原子光谱数据,并基于所接收的分子光谱数据确定所述物体样品的成分,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原子光谱数据确定所述物体样品中的目标元素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模识别联用式探测装备和方法,其能够在现场对物体样品的属性进行快速筛查。
背景技术
对诸如塑料颗粒之类的物品的鉴定包括对物品的组分种类、有害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鉴定,目前方法只能对某一项目进行鉴定,缺乏对这些项目进行系统性鉴定的方法和设备。
由于缺乏系统的鉴定方案和设备,对物品的鉴定很难在现场实现,往往要送到实验室,最终结果需要等实验室逐一排查之后才能确定,因此检测效率很低。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急需现场对物品的组分种类和害有元素含量等属性进行快速筛查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多模识别联用式探测装备,包括:
激发光源组件,其配置成在现场发射用于照射待检测的物体样品的激发光;
探测器组件,其配置成在现场检测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以获得所述物体样品的分子光谱数据和原子光谱数据;
光路组件,其布置成将所述激发光引导至所述物体样品,并将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引导至探测器组件;和
处理器,其从探测器组件接收所述分子光谱数据和原子光谱数据,并被配置成:基于所接收的分子光谱数据确定所述物体样品的成分,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原子光谱数据确定所述物体样品中的目标元素的含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子光谱数据包括所述物体样品的非弹性散射光谱数据和吸收光谱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原子光谱数据包括所述物体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源组件包括第一激发光源和第二激发光源,第一激发光源被配置成发射用于照射所述物体样品的第一激发光,第二激发光源被配置成发射用于照射所述物体样品的第二激发光;并且探测器组件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一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以获得所述物体样品的第一分子光谱数据,第二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二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以获得所述物体样品的原子光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路组件包括:第一子光路组件,其被布置成将第一激发光引导至所述物体样品,并将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一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引导至第一探测器;和第二子光路组件,其被布置成将第二激发光引导至所述物体样品,并将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二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引导至第二探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三激发光源,其被配置成发射用于照射所述物体样品的第三激发光,探测器组件还包括第三探测器,其用于检测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三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以获得所述物体样品的第二分子光谱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路组件包括第三子光路组件,其被布置成将第三激发光引导至所述物体样品,并将所述物体样品与所述第三激发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引导至第三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海威视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津海威视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