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2166.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卿;姚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设备 实现 内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将系统中的不同内存设置在内存节点中,且将不同的节点与所设置的不同挂载节点绑定,在设置的具有内存节点最大数目的内存池中,包括空闲节点表和已用节点表,在空闲节点表中存储未被使用内存节点及其对应的挂载节点,在所设置的已用节点表中包括被使用内存节点对应的挂载节点,当内存节点被释放或被使用时,其对应的挂载节点在空闲节点表及已用节点表中切换。这样,就可以避免申请大块连续内存的情况,且降低了内存碎片多无法创建内存池的情况,在内存节点被使用或被释放时,其关联仅仅涉及所关联的挂载节点的管理,处理性能大大提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传输设备进行主备用链路切换过程中提供高速的内存池,提升诸如PTN、IPRAN、GRE、OTN或SDWAN等的传输设备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保证网络运行可靠安全,对网络的汇聚层及核心层中的传输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在传输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都被要求设置主备用链路,通过检测机制监测主用链路的状态,当主用链路失效时,需要传输设备将业务数据切换至备用链路上。在这里,检测机制可以为在分组传输网(PTN)上的CC检测报文方式、在网际协议代的无线接入网(IPRAN)上的双向转发检测方式或/和在光传输网(OTN)上的开销字节方式等等。传输设备在切换主备用链路过程中,需要更新数据转发规则,同时还要刷新承载的各种应用程序的控制状态,不可避免的在切换主备用链路过程中涉及内存的申请和释放,内存的申请和释放会严重硬性主备用链路切换的性能,特别是要切换的业务数据量比较多时瓶颈更为明显,同时因为内存状况的变化,每次需要内存处理时也会有一定波动,会造成业务数据的切换时间不稳定,因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内存进行管理、
目前,对内存的管理主要是设备的系统调用已有的内存管理函数进行,比如调用函数malloc对内存堆栈上的内存分配,或者调用函数free在内存堆栈上进行内存释放。设备的系统在分配设定容量的内存块时,查找所设置的保存空闲内存块地址的空闲块表,从中根据设定算法确定适合容量的空闲内存块地址后,基于该内存块地址得到空闲内存块使用。如果确定的空闲内存块比较大,则还需进行切割并更新在系统中设置的内存块的相关信息。在释放内存块时,除了将该内存块地址放入到在空闲内存块表中,还需要将空闲内存块进行合并,防止产生大量内存碎片。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内存管理还需要考虑多任务及多线程下的保护机制。系统中的内存管理需要考虑大量因素,损失了大量的性能。
上述对内存的管理可以通过内存池方式对内存进行管理,即对内存的管理的方式是提前从系统中申请出内存采用内存池方式进行维护,在需要时从该内存池中提取可用的空闲内存块,使用完成后重新设置该内存块为空闲内存块。内存池绝大数是系统初始时从系统申请出的设定容量的连续的内存,在申请时,将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进行记录,同时维护好内存池中已经释放的和可使用的内存块地址信息。在释放内存块时同样要更新大量的该内存块的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复杂且耗时较多,出现问题时定位对应的内存块也比较复杂。另外当该内存池中的碎片较多情况下,申请大块连续的内存块还容易出现失败的情况。
如果在传输设备进行主备用链路切换过程中,依靠上述内存的管理机制,就成为传输设备系统性能的主要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传输设备进行主备用链路切换过程中提供高速的内存池,提升传输设备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传输设备进行主备用链路切换过程中提供高速的内存池,提升传输设备系统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在传输设备中实现内存池的方法,包括:
将不同内存设置在内存节点中,且将不同的节点与所设置的不同挂载节点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伟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