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291.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程仁寨;马旭;王丛昆;王兴瑞;程雪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C22F1/04;B21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宋迪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低耗 轧制 稀土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稀土铝合金制造领域,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8‑2.0%的Mn,0.3‑0.8%的Er和0.2‑0.5%的Zr,余量为Al和杂质。本发明采用常见的Al、Mn组合使用的同时,通过加入Al‑Er中间合金和Al‑Zr中间合金为原料的方式引入Er与Zr,强烈刺激铝基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显著提高合金的轧制变形能力,同时本发明采用的都是常规的熔炼、成型,匀质化处理及热轧制处理等方法,Er、Zr总含量小于8%,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易于进行等特点,利于规模化商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稀土元素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轻工、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能够净化合金溶液、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增强合金耐蚀性能等功能。因此,稀土铝合金具有铝合金的固有优点,如密度小、比强度高、具有金属光泽等,同时又具有耐热强度高、蠕变性能优良的新特点。目前现有的稀土铝合金虽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0.8-2.0%的Mn,0.3-0.8%的Er和0.2-0.5%的Zr,余量为Al和杂质。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所述的杂质包括Fe、Si、Cu。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所述的杂质质量小于总质量的0.03%。
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准确称量铝、锰和Al-Er中间合金、Al-Zr中间合金,送入预热釜中进行预热;
步骤二:将铝送入熔融釜中进行融化,融化完成后升温至720-750℃,加入锰、Al-Er中间合金和Al-Zr中间合金,进行搅拌、精炼、扒渣;
步骤三:保温静置25-45分钟后降温,进行浇铸,得铸造铝合铸坯或铝合金铸锭,再经过均质化处理后,进行热轧制成型,得到轧制稀土铝合金。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铝、锰的纯度为99.9%以上,所述的中Al-Er中间合金和Al-Zr中间合金的纯度为99.5%以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预热釜的预加热温度为150-200℃。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的铝合金熔融物降温至700-740℃。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浇铸时将模具预热至205-308℃。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三中热轧制温度为425-560℃,道次间变形量为1-10%,道次间保温时间为5-15分钟,总变形量为50-85%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效低耗轧制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浇铸成型采用连铸成型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常见的Al、Mn组合使用的同时,通过加入Al-Er中间合金和Al-Zr中间合金为原料的方式引入Er与Zr,强烈刺激铝基体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显著提高合金的轧制变形能力,同时本发明采用的都是常规的熔炼、成型,匀质化处理及热轧制处理等方法,Er、Zr总含量小于8%,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易于进行等特点,利于规模化商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