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绕组线纵包绕包复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737.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邹圣姬 |
地址: | 3416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钕铁硼 永磁 电机 绕组 线纵包绕包 复合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绕组线纵包绕包复合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设有上牵引机构、下牵引机构、纵包机构、引出机构和第一电机,所述上牵引机构设于机箱的顶部,下牵引机构设于机箱的下部,上牵引带轮和下牵引带轮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纵包机构包括纵包器和放卷机构,放卷机构包括放卷盘,放卷盘上设有放卷轴,放卷轴上设有纵包带盘;绕包机构包括绕包轴、绕包盘、带盘轴和张力调节机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线体的纵包和绕包的复合绝缘包覆,避免绝缘带之间出现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绕组线纵包绕包复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机迅速发展的需要和电流充磁器的发明,人们对永磁材料的机理、构成和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发现了碳钢、钨钢(最大磁能积约2.7kJ/m3)、钴钢(最大磁能积约7.2kJ/m3)等多种永磁材料。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铝镍钴永磁(最大磁能积可达85kJ/m3)和50年代出现的铁氧体永磁(最大磁能积现可达40kJ/m3),磁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各种微型和小型电机又纷纷使用永磁体励磁。永磁电机的功率小至数毫瓦,大至几十千瓦,在军事、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量急剧增加。相应地,这段时期在永磁电机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充磁和制造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以永磁体工作图图解法为代表的一套分析研究方法。但是,铝镍钴永磁的矫顽力偏低(36~160kA/m),铁氧体永磁的剩磁密度不高(0.2~0.44T),限制了它们在电机中的应用范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稀土钴永磁和钕铁硼永磁(二者统称稀土永磁)相继问世,它们的高剩磁密度、高矫顽力、高磁能积和线性退磁曲线的优异磁性能特别适合于制造电机,从而使永磁电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部分大功率永磁电机采用扁铜线作为绕组线,扁铜线相较于普通铜线来说横截面形状不同,采用传统的绕包的方式进行包覆绝缘容易出现绕包不完全的问题,采用纵包的方式容易出现绝缘带从线体两侧对接时出现空隙的问题,影响线体绝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线体的纵包和绕包的复合绝缘包覆的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绕组线纵包绕包复合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钕铁硼永磁电机的绕组线纵包绕包复合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上设有上牵引机构、下牵引机构、纵包机构、引出机构和第一电机,所述上牵引机构设于机箱的顶部,上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上牵引辊,两个上牵引辊的中心设有辊轴,辊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上牵引座上,上牵引座固定连接机箱,右侧的上牵引辊的辊轴上固定设有上牵引带轮;
下牵引机构设于机箱的下部,下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下牵引辊,两个下牵引辊的中心设有辊轴,辊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下牵引座上,下牵引座固定连接机箱,右侧的下牵引辊的辊轴上固定设有下牵引带轮;
上牵引带轮和下牵引带轮分别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机箱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二主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上牵引带轮,第二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下牵引带轮。第一电机带动两个主动带轮转动,两个主动带轮分别带动上牵引带轮和下牵引带轮转动,进而带动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转动,两个上牵引辊通过与绕组线的摩擦带动绕组线行进,两个下牵引辊通过与绕组线的摩擦带动绕组线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液压系统控制的旋弧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空气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