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3073.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峰;李新华;贾春林;姚慧敏;赵旭;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K63/00;A01K63/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培 景观 生态系统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水培装置、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生动物群落、水生微生物管理以及生态系统养护,构建水生植物群落为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构建水生动物群落为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本发明设计的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循环系统,不需要换水,另外该生态系统配备了储水槽,只需定期补充储水槽里的水即可,节时方便;节能,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微循环系统,本身能满足能量和物质的需要,不需要再额外添加鱼饵、肥料等材料,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现在的水培微景观大多是植物和鱼类的结合,结构单一,并不能构成一个具有稳定性、立体循环性、观赏性与艺术性、实用性、康养性以及文化创意性的生态系统,这样就使传统的养鱼、养菜装置形成的水培微景观不能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并且需要定时换水,每次换水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需要定期添加鱼饵和肥料,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培微景观生态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水培装置:
(1)将储水槽、水培箱和自动循环泵必要装置进行安装,
(2)选择固定材料,固定材料采用直径2-3cm的吸附性碎石,将吸附性碎石填充到水培箱底部,填充厚度为3-5cm,
(3)将水注入储水槽中,放置3-4天后根据水培箱水位高度通过自动循环泵注入水培箱;
2)构建水生植物群落:根据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分类选择水生植物,并按此分类将选择的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培箱中,水生植物品种用量为3-5株/平方米;
3)构建水生动物群落:选择观赏性水生动物,如鱼类和贝类,鱼类和贝类数量比例为3:1,在水生植物放入水培箱5-7天后加入鱼类和贝类;
4)水生微生物管理:水生微生物采用水质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不向水培箱中放净化类微生物,若水培箱中的生态系统未生成土著类微生物,则每半年向水培箱中方净化类微生物;
5)生态系统养护:在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水生微生物之间构成一个微循环生态系统,定期补水,不用投食饵料。
具体的是,所述步骤1中水培装置的储水槽存放水,水培箱内保持稳定的水量,储水槽一端设有进水口,储水槽另一端设有出水口。
具体的是,所述储水槽的出水口通过自动循环泵连接水培箱。
具体的是,所述步骤1中的吸附性碎石采用火山石。
具体的是,所述步骤2中的水生植物为观赏类水生植物。
具体的是,所述观赏类水生植物是但不限于观叶水生植物、观花水生植物和观根水生植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云主机安全进行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赏食兼用盆栽芦笋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