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线数值试井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3765.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1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敏;吕爱华;刘同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线 数值 渗透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流线数值试井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计算方法:
根据流线轨迹计算流线节点初始压力的初始化计算方法、表征试井测试过程井底压力变化引起的流线流量调整系数MQn、表征流线数值试井的流线节点渗透率修正因子根据修正后的流线节点渗透率进行储层地质模型渗透率的修正计算方法;
所述根据流线轨迹计算流线节点初始压力的初始化计算方法,具体为:
从测试井出发,按照网格流线追踪最小迁移时间穿越原理,流线与网格的交点形成了流线的节点,节点压力的计算采用平面径向流原理,根据节点沿流线轨迹距离井底的远近计算节点初始压力;
流线节点初始压力
式中:为试井测试开始时刻井底压力;为试井测试期结束时刻井底压力,lj,i为第j条流线第i个节点的长度;lj,max为第j条流线的长度;rw为井筒半径;
所述的表征试井测试过程井底压力变化引起的流线流量调整系数MQn,具体为:
试井测试过程井底压力的变化引起测试井对应油水外界液量的变化,液量大小取决于外边界压力与测试井井底间压力差的大小,引入第n时刻流线流量调整系数MQn,对外边界流量进行修正,确保外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的真实相符性;
流线流量调整系数
式中:为试井测试第n时刻对应的井底压力,pwfmax为试井测试期最大井底压力;pwfmin为试井测试期最小井底压力,m为影响指数;
所述的表征流线数值试井的流线节点渗透率修正因子具体为:
按照地质模型参数对流线追踪原理得到的流线节点赋予渗透率初始值,引入各条流线节点渗透率修正因子利用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模型,计算各流线井底压力与试井测试得到的实际井底压力进行对比;通过不断修改第j条流线渗透率修正因子使得计算出的井底压力与实际测试结果压力保持一致,此时得到的各条流线的渗透率修正系数与原始节点渗透率之积即为各流线节点的新渗透率值;
流线节点渗透率修正因子
式中:为第n时刻第j条流线第i节点压力拟合计算得到的渗透率;Kji,Ini为第j条流线原始渗透率;
所述的根据修正后的流线节点渗透率进行储层地质模型渗透率的修正计算方法,具体为:
以测试井为中心在测试井控制范围内,以各节点计算出的新渗透率值为基准,针对流线未穿过网格,利用距离加权法,计算未被穿过网格的油藏地质模型修正结果,得到了修正后的流线节点参数进行储层渗透率反演的方法;
流线数值试井的储层渗透率计算步骤如下
①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所需的地质模型、流体模型、动态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
②利用流线追踪方法,以试井测试井点出发,进行流线追踪;
③将流线与网格的交点作为流线节点,依据节点所处网格位置获取节点参数;
④对各流线各节点进行初始压力计算;
⑤计算第j条流线第n=1时刻流线流量调整系数MQn;
⑥利用流线数值试井数学模型,计算n=1时刻时第j条流线的井底压力与实际试井测试得到的井底压力进行对比;
⑦当满足时,j=j+1,重复至第⑤步;当不满足时,修改流线节点渗透率修正因子重复至第⑤步;直至所有流线计算完成;
⑧n=n+1,重复至第⑤步,直至实际试井测试节点全部计算完成;
⑨计算每条流线每个时间的渗透率平均修正因子进行求取平均值,得到计算每条流线每个节点的渗透率Kji,Ini为第j条流线原始渗透率;
⑩利用修正后的流线节点参数进行储层渗透率的修正方法,计算地质模型网格节点渗透率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7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采井网井位优化部署的方法
- 下一篇:显示基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