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3839.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苏秀红;李翀;胡宇鹏;王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02 | 分类号: | G01P1/02;G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叶明博 |
地址: | 6219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度 传感器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包括隔热外壳、底座;底座与测试产品连接,底座与测试产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隔热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并形成封闭的内部空间,传感器安装于内部空间内的底座上;在底座内设置用用于底座散热的水冷结构;在内部空间中填充满相变材料;在相变材料与传感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本发明通过在隔热外壳与传感器之间填充相变材料,增强了对传感器的隔热效果;通过在底座与测试产品之间的分布式安装方式,避免产品与隔热底座的直接接触,极大地减小了热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加速度传感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温振复合试验能够模拟武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的振动、过载和噪声等复杂力学环境,因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高温振动复合试验中采用接触式方法对加速度进行测量时,对传感器的耐温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试验温度超出传感器的耐温范围,传感器灵敏度会出现很大偏差,单纯依靠温度响应曲线进行灵敏度修正难以获得准确的加速度。温度过高时还会造成加速度传感器内部敏感元件破坏,以致传感器失效。目前国外传感器最高可耐受温度可达650℃,但是这种传感器体积较大,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低频响应变差等问题,国内也在积极研制耐高温传感器,但目前可耐受的温度都不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包括:
隔热外壳;
底座;底座与测试产品连接,底座与测试产品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隔热外壳安装在底座上并形成封闭的内部空间,传感器安装于内部空间内的底座上;在底座内设置用用于底座散热的水冷结构。
具体地,在内部空间中填充满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在相变材料与传感器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具体地,在隔热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传感器导线穿过的孔洞,传感器导线穿过孔洞后孔洞通过石棉封堵。
具体地,在隔热外壳上设置有抽气孔,抽气孔在未使用时候被封堵,通过抽气孔用于将隔热外壳的所有空间包括第二间隙转换为真空环境。
优选地,隔热外壳为氧化锆纤维板制成,且在隔热外壳的外壁上电镀有反射膜。
进一步优选地,隔热外壳的壁厚为2mm-6mm。
优选地,隔热底座为氧化锆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隔热底座的厚度为5mm-10mm。
具体地,水冷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内连通的水流通道,在底座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水流通道的两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隔热外壳与传感器之间填充相变材料,增强了对传感器的隔热效果;
2、提出了底座与测试产品之间的分布式安装方式,避免产品与隔热底座的直接接触,极大地减小了热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热外壳;2、相变材料;3、抽气孔;41、进水口;42、出水口;5、传感器导线;6、螺栓;7、传感器;8、产品;81、第一间隙;9、底座;10、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玻璃
- 下一篇:一种沥青闪点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