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动态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4552.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应鹏飞;陈文韬;葛宇龙;夏勇;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6;G01H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动态 测量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材料动态测量方法,可以用于消除材料动态拉伸试验中振铃效应,利用单一模态振动传感器和测量电路,使得测量信号仅含有单一模态轴向振动信号,并通过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推导出真实信号求解方程。此时,仅需要控制整个系统振动模态,而对振动频率本身没有太多要求,克服了传统方法由于固有频率提升有限,无法用于更高应变率试验的问题。并且,测量信号中单一的振动成分为数据,为消除振铃效应提供便利。根据求解方程,可以较为准确的恢复真实信号,不会造成明显信息丢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应变率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材料动态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拉伸过程中,在中高应变率下,加载载荷会引起振动,这些振动可能是轴向振动也可能是弯曲振动。多种振动形式叠加的振动信号被传感器记录,进而在输出曲线上出现许多振荡,称之为振铃效应。在此过程中,一般认为传感器在试验中的全结构变形为弹性,并使应变片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产生线性的电阻变化与试件载荷关系,通过合适的电桥设计可以得到线性的输出电信号与截面力关系,而振铃效应会破坏这种线性关系。
然而,传统的材料动态测量方法中,通常提高系统固有频率或增加系统的阻尼比抑制振铃效应,将振铃效应对测量信号的影响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实际测量系统与简化模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传统的材料动态测量方法只能给出大致优化指导,对固有频率的提升是有限的,无法适用于较高应变率工况测量工作,从而使得传统的材料动态测量方法泛用性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材料动态测量方法泛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材料动态测量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材料动态测量方法,包括:
S110,提供轴向振动测量系统,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待测件固定部、夹持部、应变片固定位以及多个应变片,所述待测件固定部具有中心对称轴,所述夹持部垂直固定于所述待测件固定部一表面的中心,所述夹持部的轴线通过所述中心对称轴,所述应变片固定位位于所述夹持部靠近所述待测件固定部的一端,所述待测件固定部用以固定待测件,所述多个应变片中每两个所述应变片设置于所述应变片固定位相对表面位置,并一一相对设置;
S120,将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中所述待测件固定部等效为质量块,将所述夹持部等效为阻尼和弹簧,所述质量块、所述阻尼和所述弹簧形成单自由度振动模型;
S13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获得所述单自由度振动模型的受迫振动微分方程mx″(t)+cx′(t)+kx(t)=F(t),其中x(t)为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等效位移,F(t)为所述传感器受到的轴向拉力,m为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等效质量、c为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的等效阻尼、k为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等效弹性系数;
S140,将测量信号与所述轴向振动测量系统等效位移的线性关系式x(t)=pV(t)代入所述受迫振动微分方程中,并根据阻尼比和固有频率,获得解析方程
其中,p为常数,ω0为所述单自由度振动模型的无阻尼固有振动角频率,ξ为所述单自由度振动模型的阻尼比,V(t)为所述测量信号,Vr(t)为真实信号;
S150,当所述待测件断裂后,根据所述解析方程,获得尾波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对所述获得尾波自由振动微分方程求解并增加零飘项B,获得所述应变片的尾波信号
其中,尾波振幅A、所述零飘项B、所述阻尼比ξ、所述无阻尼固有振动角频率ω0、进入尾波时间t0均为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