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挡回流的弹性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5456.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硕;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8 | 分类号: | 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73 | 代理人: | 吴京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挡 回流 弹性 分离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挡回流的弹性分离装置,用于将气液固混合介质中的气体、液体、固体分离,所述弹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输入所述气液固混合介质的混合介质入口,用于排出分离气体的排气口,用于排出分离液体的排液口,以及用于排出分离固体的排固口,所述弹性分离装置包括导流钝体和环形件,所述导流钝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用于与从所述混合介质入口喷射进来的气液固混合介质相互作用而进行弹性分离,所述环形件设置在所述导流钝体下方用于防止液固流体回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固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阻挡回流的弹性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使用的沉降式三相分离器可以达到分离气液固的功能,但是这种沉降式分离器在分离动作前需要有沉降的过程,无法做到即时分离。沉降式分离器内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造价费用高,维护非常麻烦,而且处理量小,不适用较大流量及较大颗粒物工况。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阻挡回流的弹性分离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挡回流的弹性分离装置,用于将气液固混合介质中的气体、液体、固体分离,所述弹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输入所述气液固混合介质的混合介质入口,用于排出分离气体的排气口,用于排出分离液体的排液口,以及用于排出分离固体的排固口,所述弹性分离装置包括导流钝体和环形件,所述导流钝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用于与从所述混合介质入口喷射进来的气液固混合介质相互作用而进行弹性分离,所述环形件设置在所述导流钝体下方用于防止液固流体回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环形件沿竖直向下的方向上直径渐缩形成一缩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件的侧壁与所述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与所述导流钝体与所述筒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分离装置沿竖直方向放置,所述混合介质入口和排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端侧壁,所述导流钝体倾斜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导流钝体具有击打面和导流面,所述混合介质入口朝向所述击打面,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导流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钝体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靠近所述混合介质入口一侧,所述第二端位于靠近所述排气口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筒体的顶端端盖底部,所述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筒体的内侧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钝体为横截面呈心形状的柱状结构,所述导流钝体的侧面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内凹面和自所述内凹面的两侧边缘沿周向延伸形成的外侧面,所述内凹面形成所述击打面,所述外侧面形成所述导流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底部直径渐缩形成缩小部,所述排固口设置在所述缩小部的底部,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缩小部的上缘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分离装置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导流钝体以使其振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钝体和环形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筒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5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速输液泵与输液器耗材的匹配管理方法
- 下一篇:舒适性动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