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材料静电喷涂雾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5790.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芬;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5/08 | 分类号: | B05B5/08;B05D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静电 喷涂 雾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静电喷涂雾化装置,包括第一溶液槽,第一溶液槽配备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溶液槽连接设有喷出件,所述喷出件包括电极支撑件和喷嘴;所述喷出件上方设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喷嘴匹配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对向电极之间通过第一电压施加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电压施加部连接;有益效果是:带电液体破碎,形成带电液滴,带电液滴离开喷嘴后,在电荷排斥力的作用下发生二次破碎,从而可以获得粒径更小,更加均匀的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喷涂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喷射装置主要由高压发生装置、溶液供给装置、喷射装置和收集装置所组成。其原理为在高压发生器在喷射液与接收装置之间建立一个静电力场,当静电场强超过临界值时,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电场力作用下克服自身的表面张力于喷丝口处形成一股带电的喷射流。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带电细流发生高速地弯曲或鞭动,随着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带电细流冷却得到直径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的颗粒或纤维,最终落在收集装置上形成紧密的粒子簇或纤维膜材料。
采用静电喷射技术可以制备出粗细均匀的纤维或者粒径均匀的微粒。在制备微米或纳米尺寸的粒子上,其不需要乳化剂,直接就可以获得粒径均匀的粒子,具有极大的优势。然而其最大的限制就是在于制备速度上,采用典型的毛细管为喷头,其液体供给速度需要和液体在克服表面张力飞向对应电极的速度一致,其典型的速度为几十微升到若干毫升每小时,大大限制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材料静电喷涂雾化装置,包括第一溶液槽,
第一溶液槽配备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溶液槽连接设有喷出件,
所述喷出件包括电极支撑件和喷嘴;
所述喷出件上方设有对向电极,所述对向电极开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通孔与所述喷嘴匹配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对向电极之间通过第一电压施加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电压施加部连接;
所述对向电极外附设有纳米复合涂层;所述纳米复合涂层为梯度度纳米结构,其子内而外依次为金属纳米层、纳米金属-陶瓷层和纳米陶瓷层。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分隔设有离子透过膜。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室内,所述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室内。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通过离子透过膜分隔。
一种方式,还设有第二溶液槽,所述第二溶液槽和第一溶液槽通过循环部连通。
一种方式,所述喷嘴端部设有开口;
所述开口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
一种方式,所述对向电极设于与支架。
一种方式,所述第一溶液槽和第二溶液槽中均设有溶液。
一种方式,所述金属纳米层和纳米陶瓷层中的金属颗粒和陶瓷颗粒为纳米晶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带电液体破碎,形成带电液滴,带电液滴离开喷嘴后,在电荷排斥力的作用下发生二次破碎,从而可以获得粒径更小,更加均匀的粒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佛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5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惯性平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脱硫沸石颗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