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棉纱线浆纱用浆料及浆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6480.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蒲烈;许文章;张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亿兴隆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11 | 分类号: | D06M15/11;D06M15/03;D06M13/368;D06M15/3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纱 浆纱 浆料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纱线上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全棉纱线浆纱用浆料及浆纱工艺。其中,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构成:55‑65份的变性淀粉CD‑DF515、10‑20份的三乙醇胺、5‑8份的多巴胺接枝壳聚糖、2‑3份的蜡、0.4‑0.6份的抗静电剂BP;浆纱工艺利用双浆槽浆纱机对经纱进行双浸双轧,各浆槽内注有经调浆工序完成后的浆料,浆液粘度8.0Pa•s~9.0Pa•s,浆槽温度90℃~95℃,车速50m/min~60m/min,压浆压力15KN~25KN,回潮率6.5%~7.5%。本发明上浆效果佳且效力持久,可大大提高浆纱的抱合力、耐磨性及强力,明显减少经停、纬停次数,更利于织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纱线上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棉纱线浆纱用浆料及浆纱工艺。
背景技术
纱线上浆是纺织工程的关键环节,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力,减少伸度,以承受纱线在纺织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
经纱浆纱时用的材料称为浆料,浆料分为粘合剂和助剂,粘合剂在浆纱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担负着粘合经纱中纤维和在经纱表面形成浆膜的任务,以抵御织造过程中经纱所经受的耐磨和拉伸作用,粘合剂又叫主浆料。目前,纱线浆料品种繁杂,浆液配方及调浆工艺比较陈旧,组分多元化,缺乏规范性及科学性。现有技术中纱线浆料主要以淀粉、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类为主。PVA类、淀粉类及大部分固体聚丙烯酸类浆料都需要在高温(95℃以上)下才能溶解形成浆液,这就是传统的高温调浆,所形成的浆液温度很高。淀粉是天然多糖类高聚物,天然环保,易于退浆,但是淀粉浆料浆纱强力不够,不耐磨;PVA浆料浆膜强力大,柔韧性及流动性好,但其难以退浆,且对环境污染大;聚丙烯酸浆料是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物和共混物的总称,其粘度较低、流动性及粘附性好,但是价格高,提高了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棉纱线浆纱用浆料及浆纱工艺,更利于织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棉纱线浆纱用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构成:55-65份的变性淀粉CD-DF515、10-20份的三乙醇胺、5-8份的多巴胺接枝壳聚糖、2-3份的蜡、0.4-0.6份的抗静电剂BP。
优选地,该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计的组分构成:60份的变性淀粉CD-DF515、15份的三乙醇胺、8份的多巴胺接枝壳聚糖、2份的蜡、0.5份的抗静电剂BP。
进一步地,该浆料还添加有适量的防腐剂、渗透剂或吸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多巴胺接枝壳聚糖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壳聚糖醋酸溶液中,加入戊二醛,在30℃~50℃下搅拌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14000的透析袋中进行透析;
2)将步骤1)获得的透析液中加入过量的多巴胺,多巴胺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5:1,20℃~30℃下搅拌反应;反应后溶液装入截留分子量14000透析袋中进行透析;
3)在步骤2)的透析液中加入硼氢化钠,20℃~30℃下搅拌反应;反应液离心获得沉淀,沉淀进行干燥;
4)分别将5份重量甲基碘,2份重量氢氧化钠和3.6份重量碘化钠加入到120份重量N-甲基-2-吡咯烷酮中制成溶液;
5)将步骤3)中得到的沉淀加入到步骤4)所述的溶液中,30℃~60℃下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丙酮沉淀产物,将溶液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产物干燥即可。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一种全棉纱线浆纱工艺,包括调浆工序及浆纱工序,所述浆纱工序具体是利用双浆槽浆纱机对经纱进行双浸双轧,各浆槽内注有经调浆工序完成后的浆料,浆液粘度8.0Pa·s~9.0Pa·s,浆槽温度90℃~95℃,车速50m/min~60m/min,压浆压力15KN~25KN,回潮率6.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亿兴隆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晋江亿兴隆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