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7117.X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溢;易小兵;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解槽 换极非 接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伸缩装置、连杆、切割头支架和非接触式切割头,支架下端铰接连杆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且非接触式切割头朝向,伸缩装置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切割结壳后,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壳碎块及料渣产生、避免因此形成的新极安装对位困难和形成炉底沉淀;保证铝电解槽稳定生产及均衡的电流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槽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生产是一个连续生产过程,更换以消耗的阳极不可避免。由于阳极周围及侧部被坚硬的氧化铝及覆盖料结壳,所以换极前需要由多功能天车上的打壳装置将阳极周围的结壳打开,打击锤头是多功能天车的标配。
现行的打击锤头的打壳装置,一般是采用机械式的打击头击打或压碎结壳,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块或料渣,残极吊出后,熔融的电解质内会漂浮大量的残块或碎渣,这些碎块及料渣不但会影响新极的安装精度,还落入新极的下方形成炉底沉淀,影响生产稳定及电流效率。同时在铝电解高温,高腐蚀的环境下,工人捞渣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伸缩装置、连杆、切割头支架和非接触式切割头,支架下端铰接连杆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且非接触式切割头朝向,伸缩装置一端铰接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
优选的,上述伸缩装置采用伸缩气缸。
优选的,上述连杆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一端设置套环,套管套接非接触式切割头后采用螺钉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更换阳极时,采用现有的机械式打壳开缝会产生大量的结壳碎块及料渣,导致新极安装困难、易形成炉底沉淀的问题,而采用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切割装置切割结壳后,可最大程度的避免结壳碎块及料渣产生、避免因此形成的新极安装对位困难和形成炉底沉淀;保证铝电解槽稳定生产及均衡的电流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伸缩装置带动连杆的俯仰运动,实现切割头的俯仰角度调整,配合天车小车,实现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打壳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传统意义的上的铝电解多功能天车如图2所示,由天车本体6、工具小车9(或叫主小车)、出铝小车8,打壳装置11、下料装置10、换极装置12、捞渣装置等组成。其中的打壳装置11、下料装置10、换极装置12、捞渣装置等都吊装在工具上,跟随工具小车运动。
同时打壳装置11的上臂自身也带有气缸(实现伸缩),可以操作下臂连杆做伸缩运动。在下臂连杆的端头,传统上是安装一个气缸驱动的金属打击头,用于在换极之前打碎氧化铝(电解质)结壳的壳面。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铝电解槽换极非接触打壳装置,包括支架1、伸缩装置2、连杆3、切割头支架4和非接触式切割头5,支架1下端铰接连杆3一端,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车小车上,连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非接触式切割头5且非接触式切割头5朝向,伸缩装置2一端铰接在连杆3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架1上。以高温切割的方式将残极周围的结壳切开,以便于残极拔出,同时不会产生碎块和料渣,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捞渣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