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解锁方法及触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7541.4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骁;马禹;闫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张相钦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设备 指纹 解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解锁方法及触控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及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触发模块及感光模块,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触发模块及感光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发模块在受到触发后产生第一电信号并传送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感光模块进行指纹扫描,获取指纹信息。通过触发模块感知用户解锁时的触发行为,产生电信号,驱动电路收到电信号后控制感光模块进行指纹扫描,从而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解锁方法及触控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是手指表皮层上由呈线状排列的凸起与凹陷形成的纹路。由于指纹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等特点,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诸多显示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分为电容式指纹识别、超声波指纹识别、光学指纹识别等识别技术,全面屏又要求取消指纹识别模块等实体按键,以提高屏占比。因而将指纹识别集成在显示面板中实现指纹识别,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及触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及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多个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触发模块及感光模块,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触发模块及感光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发模块在受到触发后产生第一电信号并传送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感光模块进行指纹扫描,获取指纹信息。
进一步的,当所述触发模块受到触发后,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确定受压区域,并控制所述感光模块对所述受压区域进行指纹扫描,获取指纹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感光模块配置为根据环境光的变化产生第二电信号并传送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触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模块包括压电结构层,所述压电结构层受压后产生电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于所述压电结构层上的支撑柱及形成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基板,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压电结构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支撑柱用于将基板的受力传递至所述压电结构层。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形成于所述衬底上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触发模块及所述感光模块形成于所述薄膜晶体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纵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触发模块与所述驱动电路,且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感光模块与所述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感光模块包括PIN硅光电二极管,所述PIN硅光电二极管包括向上依次设置的N型层、I型层及P型层,所述I型层的厚度大于所述N型层的厚度及所述P型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横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与所述P型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N型层。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所述第一数据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横向上两个相邻的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个像素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感光模块对应于一个所述像素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