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7899.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祝剑辉;张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环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化 综合 水处理 系统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接触氧化装置、一沉池、好氧曝气装置、二沉池,污水调节池通过管道收集覆盖场区的污水,污水调节池的输出端与接触氧化装置管道连接,接触氧化装置与一沉池管道连接,一沉池将一次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排入好氧曝气装置,好氧曝气装置将二次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二沉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技术成熟稳定,系统构架合理,采用多级氧化池和生化池逐级处理污水的结构,每个池体容量小、工艺参数易控制、异常状态易于监控和故障排除,能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更充分的好氧处理,相比于传统的大型好氧处理系统,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机物质降解程度高、后处理压力小、资源化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加的垃圾生成,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力度,其中的生活污水,更是容易影响污染各大水源,容易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问题,如何有效保护环境,又在处理垃圾时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生活污水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接触氧化装置、一沉池、好氧曝气装置、二沉池,所述污水调节池的输入端与覆盖场区管道连接,所述污水调节池通过管道收集覆盖场区的污水,所述污水调节池的输出端与接触氧化装置管道连接,所述污水调节池通过输送泵将污水依次泵入接触氧化装置,所述接触氧化装置对污水一次氧化处理,所述接触氧化装置与一沉池管道连接,所述接触氧化装置将一次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一沉池,所述一沉池对污水一次固液分离,所述一沉池将一次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排入好氧曝气装置,所述好氧曝气装置对污水二次氧化处理,所述好氧曝气装置将二次氧化处理后的污水排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对污水二次固液分离,所述二沉池将二次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排入到外界的收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氧化装置为若干个氧化池组成的多级氧化处理装置;
所述好氧曝气装置为若干个生化池组成的多级氧化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池包括氧化池体、支架、填料、穿孔曝气管网,所述氧化池体顶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吊挂有若干组填料,每组填料由若干个填料组成,所述填料吊挂在氧化池体内空间,所述氧化池体底部铺设有穿孔曝气管网,所述穿孔曝气管网位于填料下方,所述穿孔曝气管网为氧化池体内的填料曝气供氧;
所述生化池与氧化池结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池体为无顶盖池体,所述氧化池体一面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氧化池体另一面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氧化池体底部设有放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马鞍型生物巢填料。
一种生化综合好氧水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污水调节池收集覆盖场区内的污水,定期进行防沉淀搅拌、均衡水质等预处理,并将污水排入接触氧化装置的第一个氧化池;
S2、接触氧化装置的第一个氧化池接收到污水后,通过马鞍型生物巢填料和穿孔曝气管网对污水进行一次氧化处理,并定期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入下一个氧化池,对污水进行逐级一次氧化处理,由最后一个氧化池将完成整个一次氧化处理阶段后的污水及一次氧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悬浮物等物质排入一沉池;
S3、一沉池接收到一次处理的污水后,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污泥、悬浮物等物质进行一次固液分离,使污泥、悬浮物等物质沉淀在一沉池底部,然后将一次固液分离后的污水排入好氧曝气装置的第一个生化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环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环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